【潰瘍性結腸炎】潰瘍性結腸炎發病率近30年攀升近17倍 組織籲審視相關藥物臨床指引
發布時間: 2022/02/13 15:52
不少人都曾試過突然肚痛而急需尋找洗手間,但若不幸患上「潰瘍性結腸炎」,則可能一天內多次腹瀉,須常與洗手間為伴且持續數個月。
「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慢性腸道炎,結腸會不斷發炎、惡化,若未能及時獲得適切治療,最終可能需要切腸及短暫或終生配戴造口袋。據醫管局的數據,本港於2020年有1,839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另有研究顯示本港的發病率於近30年間攀升近17倍;此症的發病高峰期是20至30歲,若有家族史更是高危一族; 此症成因未明,但醫學界相信可能是遺傳、免疫系統失調、環境因素、腸道微生物菌群失衡所致。
香港炎症性腸病學會秘書暨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張嘉盛表示,患者的結腸黏膜會反覆發炎及緩解,發病時會腹痛、腹瀉,且帶血帶黏液等,部分甚至會出現嚴重出血、腸穿等併發症,半數患者需入院治療,而且 5 年內再入院的風險亦高達50%。 他指出:「此症可謂『手尾長』,若無法控制病情,約15%患者最終需要接受切腸手術。」
為進一步了解疾病影響,病人組織「香港結長友會」於去年12月至上月進行問卷調查,訪問61位患者,結果發現46%受訪患者於30歲或以前確診。調查又發現,有66%患者曾於進食後需馬上去洗手間,46%頻繁腹瀉、39%曾失禁,10%更曾需穿尿片。香港結長友會主席袁文超指出,調查發現近半患者曾遇失禁的尷尬場面,部分更要穿尿片,指「對年輕患者來說確實非常難以接受」。
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方案包括抗炎藥物、類固醇、免疫調節劑或生物製劑等,當藥物治療無效、緊急情況或腸癌發生時,便需接受切腸手術。美國一項於2017年公佈的大型綜合研究,分析逾4,200名以生物製劑作一線及二線治療的中至嚴重程度病情患者,結果顯示治療有效促進緩解及黏膜癒合。另一項研究亦顯示,2007至2016年間美國採用生物製劑治療潰瘍性結腸炎增加了3.5倍,同期結腸切除率大減46%,故相信以生物製劑治療此病有助減低切腸率。
雖然生物製劑能有效控制潰瘍性結腸炎的病情,惟本港不少病人卻因藥費未能接受治療。現時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生物製劑已納入藥物名冊,但僅資助嚴重活性潰瘍性結腸炎首個多月的藥物費用,及後的藥費雖有撒瑪利亞基金資助,但申請門檻甚高,大多患者難以受惠。調查亦發現,48%受訪者獲醫生建議使用生物製劑治療,當中41%未有或停止接受相關治療;原因主要是不符合政府資助申請門檻(31%),及未能支付治療費用(28%)。
病人醫護權益協進會召集人龐朝輝表示,很多患者未夠30歲時確診,且擁有高學歷,長遠有效的治療能減低患者病發及切腸風險,讓他們重投工作及社會。幫助患者,也幫助整個社會。組織建議,政府應從年輕患者角度出發,審視相關藥物的臨床指引,為患者提供持續的藥物支援。
一文看清強制檢測方法及途徑:https://bit.ly/3stkd4p
HKET APP健康台更多都市疾病影片:https://bit.ly/3cNFwr7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立即下載:https://bit.ly/34FTtW9
記者:黃穎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