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問題】潰瘍性結腸炎或需切腸造口排泄 30歲前發病高峰嚴重腹瀉要留神
發布時間: 2022/02/21 13:22
香港人喜歡食魚生、打邊爐,很多時一不小心便會「食壞肚」患上腸胃炎,出現腹痛、腹瀉等情況,若症狀持續數星期時便要加倍留意,因有可能患上潰瘍性結腸炎,而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也是患者之一。病情嚴重者更有機會切除大腸,終身佩戴造口袋收集排泄物,嚴重影響人生。
跟發作數天至一星期後會痊癒的腸胃炎不一樣,潰瘍性結腸炎是長期的慢性腸道炎,結腸黏膜會不斷反覆發炎,令病情反覆及不斷惡化。病發時會腹痛、腹瀉,大便帶血和黏液,一天至少腹瀉八、九次。病發期可長達數星期,甚至數月以上,還會伴隨消瘦等情況。部分患者甚至會出現嚴重出血、腸穿等併發症。有一成多嚴重患者需切除大腸,部分人佩戴造口袋收集排泄物,對生活、工作、社交構成嚴重影響。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也因患上此症而反覆進出醫院,最終辭去首相一職。
飲食西化是誘因
香港炎症性腸病學會秘書暨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張嘉盛指出,現時本港有近2,000人正受這病困擾,發病高峰期為20至30歲,若有家族史更是高危一族。此症成因未明,而且無法根治,但醫學界相信可能是遺傳、免疫系統失調、環境因素,以及腸道微生物菌群失衡所致。
張醫生說:「可能跟飲食習慣西化有關,食多了高糖、高脂、食物添加劑、乳化劑等食物。這抑制了腸道益生菌的生長,導致腸道惡菌的增生,有機會引起腸道菌群失衡。現在有不少研究顯示,患病亦可能跟肥胖、糖尿病等有關。」
病人組織「香港結長友會」於去年12月進行問卷調查,訪問了61位患者,近半數人於30歲或以前確診。在病發最嚴重時,症狀平均維持達4個多月,一天內平均腹瀉9次,更需要入院治療,平均留院15天。患者在5年內再入院的風險亦高達5成,張醫生直指此症「手尾長」,若無法控制病情或及時獲得適切治療,約15%患者最終需要接受切腸手術。張醫生說:「基於沒有大腸的關係,糞便會呈水狀,要好頻密更換造口袋,影響生活之餘,更會干擾作息,令好多病人深受困擾。」
患者普遍無法預料何時會病發,而病發時更會直接影響日常生活,如進食後需馬上去洗手間、頻繁腹瀉等,甚至出現失禁,當中有一成人曾使用尿片。張醫生指患上潰瘍性結腸炎是長期的戰鬥,雖然患者服藥後,病情多數有好轉,但令人困擾是再次病發時的嚴重程度及頻率或會加劇。同時患者對有機會切除大腸及佩戴造口袋感到憂慮,以上種種因素觸發了情緒問題。「三十多歲正是成家立室的時候,患病後完全打亂了人生計劃,加上藥費不便宜,很大可能令經濟環境轉差。在調查中有3成人確診情緒病,出現憂鬱、焦慮的情況。」
生物製劑持續治療
治療方面則根據病情嚴重程度而定,包括抗炎藥物、類固醇、免疫調節劑或生物製劑等。當藥物治療無效、緊急情況或演變為腸癌時,便需接受切腸手術。傳統藥物各有局限性,如很多人經常忘記按時服用抗炎藥物、免疫調節劑及類固醇有明顯副作用等。為更有效控制病情,2020年美國胃腸病學協會(AGA)建議中等至嚴重程度病情的患者接受生物製劑治療,能有效地減低腸道炎症反應,促進黏膜癒合,減低病發風險,即同時降低切腸率近5成。
患者出現嚴重貧血
曾有一名37歲從事文職工作的女患者,因經常腹瀉、大便帶血求醫,自2012年確診後病情反覆。初時以用於輕至中度病情的抗炎藥物作維持治療,但患者每年仍至少病發一次,而且病況更為嚴重,後轉用類固醇作為急性發作的治療。
長遠來說患者的血液流失非常嚴重,出現嚴重貧血,血紅素比正常女性低近3倍。在2019年尾病發時,她在類固醇之外,再加入用於中等至嚴重病情的免疫調節劑治療。初時情況得以緩解,但數月後便對類固醇產生依賴,即停藥兩、三星期後便出現病徵,加上類固醇絕不能長期服用,因有機會出現如糖尿病、高血壓、白內障、骨質疏鬆等副作用。同時免疫調節劑治療亦帶來白血球嚴重過低的副作用,最後被迫停用此藥。
張醫生最終建議患者採用生物製劑治療,這有着針對免疫系統減低炎症,促進黏膜癒合的作用。幸好患者的症狀得以紓解,亦沒有出現嚴重副作用。若患者病情持續惡化,又不採用生物製劑治療,便有機會出現急性嚴重潰瘍性結腸炎等,最終難逃切腸手術命運,故及早接受適切治療至為重要。張醫生強調:「即使服用生物製劑後情況良好,仍建議必須長期服用。因有研究顯示,約5成人在停藥後會復發。」
不同生物製劑的藥費都不同,每次大約數千至一萬元不等。以初期治療約兩至4星期一次,後續維持治療約8星期一次為例,長遠來說絕對是沉重的經濟負擔,令不少患者只能退而求其次採用傳統治療方法,視乎病情發展再作決定。雖說生物製劑已納入政府的藥物名冊之中,但資助藥費的審核嚴格,患者難以得到資助。
記者:劉妙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