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內分泌腫瘤非絕症 最新治療標靶放射性核素望減死亡風險

健康資訊

發布時間: 2022/02/24 00:00

最後更新: 2022/02/24 19:45

分享:

分享:

持續出現腹痛、暈眩症狀等,看似無關性命,不少人或自行服藥了事,但背後可能隱藏患上神經內分泌腫瘤(NET)。談及癌症,經常都會提及某個器官,但神經內分泌腫瘤則偏偏相反,有可能出現在任何一個器官。而且神經內分泌腫瘤的早期臨床症狀多變,缺乏特異性,導致早期診斷困難。不過這個聽來「古靈精怪」的癌症並非絕症,有內科腫瘤科專科醫生指,治療神經內分泌腫瘤和其他癌症一樣,若腫瘤尚未轉移,通常可透過外科手術切除,倘若患者在確診時已經發生遠端器官的轉移,仍然有藥可醫,可考慮使用最新治療方案「標靶放射性核素治療」,以減低病情惡化或死亡風險。

神經內分泌細胞具有分泌激素及荷爾蒙等活性物質的功能,可經血液循環調節身體機能及器官。而神經內分泌腫瘤,則正正是因神經內分泌細胞出現變異而引起的惡性腫瘤,可以發生在身體各處。內科腫瘤科專科吳劍邦醫生指,在本港的患者當中,最常發病的器官分別為腸胃道及胰臟。

神經內分泌腫瘤確診以年計 早期病徵不彰

當體內形成神經內分泌腫瘤後,患者的荷爾蒙分泌過量,影響其身體機能及出現相關症狀,包括腹瀉、面紅,高或低血糖症等,屬於功能性神經內分泌腫瘤;相反,倘若患者為非功能性神經內分泌腫瘤,則不會分泌過量荷爾蒙,以致他們早期的症狀不明顯,甚至沒有任何病徵。吳醫生指,兩大類神經內分泌腫瘤之間,以非功能性腫瘤的患病率較高,此類患者一般在十年八載後才會逐漸出現症狀,確診時腫瘤很大機會已經擴散,並出現一些非荷爾蒙相關症狀,如體重下降、出血、腹痛等。

雖然神經內分泌腫瘤可以在身體多個器官發生,聽起來非常可怕,但卻非不治之症。吳醫生指,治療神經內分泌腫瘤和其他癌症一樣,若腫瘤尚未轉移,通常以外科手術切除為主要治療方法。倘若患者確診時,腫瘤已經發生轉移,則以標靶藥物、化療、電療等為主要治療方法,手術也可作為輔助。

標靶放射性核素治療對準腫瘤 對症下藥

不過藥物治療有產生抗藥性的風險,若患者對以上一線治療的反應均欠佳,目前醫學界已發展出最新的治療方案「標靶放射性核素治療」。吳醫生解釋,此方法只適用在神經內分泌腫瘤表面具有生長抑素受體(SSTRs)的患者,SSTRs已被廣泛用作為神經內分泌腫瘤診斷的標誌物和治療靶點,故標靶放射性核素治療可將SSTRs描準並定位,再釋出靶向放射性藥物,從而治療腫瘤。他指,其中一款放射性藥物Lu177已獲研究證實,結合低劑量體抑素類似物的治療,能減低八成病情惡化或死亡風險;首次注射後,醫生會按患者的情況,安排最多三次的劑量、並至少相隔八週;如果出現不良反應,治療間距可延長最多十六周。吳醫生指,此藥已獲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及歐盟歐洲藥品管理局(EMA)批准使用,本港亦已正式註冊使用。

他續指,由於標靶放射性核素治療只會對準腫瘤對症下藥,故多餘的放射性藥物會經由尿液排出,提醒患者治療後需飲用大量水,以便排出體內的放射性藥物。吳醫生提醒,不同治療方案各有好處及副作用,患者應與醫生詳細商討後,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此文章內容由內科腫瘤科專科吳劍邦醫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