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燒藥成分】布洛芬比撲熱息痛更傷胃? K Kwong拆解不同止痛藥成分

健康資訊

發布時間: 2022/03/05 17:00

分享:

分享:

K Kwong拆解不同的退燒藥成分。

本港爆發第五波疫情,由於公立醫院的病房爆滿,不少兒童確診在家自我隔離,並靠自行服食退燒藥紓緩病情。常見的止痛藥成分撲熱息痛或布洛芬有何分別?化學博士鄺士山(K Kwong)在社交網站上,呼籲兒童要謹慎服用含有 ibuprofen成分的退燒藥,並結合個人經驗分析不同成分。

K Kwong在個人社交網站上表示,兒童要慎服含有ibuprofen成分的退燒藥,並指小朋友比較安全的退燒藥呈分是 「paracetamol 」,即「Panadol 」、「 acetaminophen」。他更提醒,自己服食了8年含有NSAID呈分的藥,指出這種成分有可能傷胃,自己是跟胃藥一同服食。

最新影片推介:

K Kwong的貼文發佈後,引發很多家長討論,指自己小朋友最近正服食含有ibuprofen成分的藥物。K Kwong其後再結合自己的實際經驗,詳細講解不同成分的作用,

他指自己以前日日食,現在隔日食,食咗十幾年。身體做過n次實驗。我食咗好多好多。

1. paracetamol / panadol / acetaminophen(撲熱息痛)

K Kwong指,這三種成分的主要作用是止痛、退燒,並指自己女兒BB的時候都是服食這幾種成分,未試過食完胃痛或其他問題。

2. aspirin(阿士匹靈)

K Kwong表示,自己食過一次aspirin,服食後感到胃痛,最後更去了急症室,從此沒有再服食過。 

3. ibuprofen(布洛芬)

K Kwong表示,自己食過很多次,主要是高燒用,但每次都與胃葯一齊食。

呢隻係高燒葯, 唔係高燒冇必要食,比 paracetamol 傷胃!

針對有人指他是化學博士不是藥劑師,K Kwong就反駁指,這些知識只是一般讀理科人的常識。

我呢D知識同我係讀化學唔係醫生冇關。因為只係一般中學理科人嘅 common sense.

6歲以下兒童最好咨詢藥劑師意見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出席電台節目中表示,「撲熱息痛」(Paracetamol或Acetaminophen),與「布洛芬」(Ibuprofen)同樣有止痛退燒功用,16歲以下人士長期合併服用2款藥物,而且必須要按藥盒上標明的劑量,不可過量服食。

崔俊明提到,「布洛芬」有消炎作用,毋須由醫生處方,市民可自行到有藥劑師的藥房購買。若家中有6歲以下兒童,不建議家長自行購買成藥,應先諮詢醫生或藥劑師意見。

責任編輯:王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