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專訪】學校寄養漁護署瀕臨絕種生物 許建業校長:人寵有情可生惜護之心
發布時間: 2022/04/20 15:33
在生物室見到盾臂龜在閒逛、午膳時在學校可買到有機菜等,對皇仁舊生會中學來說是平常事,這全是推動環保的活動之一。許建業校長笑指:「環保不是一項課外活動,也不是減少用電及用紙量便是環保。希望學生能從了解生態開始,懂得欣賞和感恩,反思日常生活如何影響大自然,明白Give and Take。」
許建業校長畢業於皇仁舊生會中學,在二十多年後於2019年回歸母校擔任校長。他回想起讀書時學校的環保概念很簡單,回收和節能是重點,出發點很多時是源於「慳家」。
由愛惜到保護
皆因當年的學生大都來自基層家庭,學校資源極之有限,大家自然「慳得就慳」,想辦法去物盡其用。「當年陸運會用的社旗,是自己與同學到荃灣買布裁好,再用油彩畫圖樣。啦啦球也是用尼龍繩,一個一個自家製作,用完之後更要小心保存,留下年再用。」
學生由慳家式節省資源,再發展至建立環境及生態保育意識,感受「環保,就在身旁」,這過程絕不容易。許校長慨歎:「環保不算是一門正式學科,在繁重課業下,學生未必有精力或興趣去顧及。」事實上並不是在每間課室擺放三色回收箱、宣傳節約資源等,就能令學生接收到真正的環保意識。
「愛護環境,應從欣賞開始」,許校長認為環保要從感受大自然開始,學生為了保護這片土地與生物,才能燃起推動環保的動力。多得學生參加了「綠色力量」舉辦的觀賞蝴蝶活動,正式領略到蝴蝶的美麗,慢慢從欣賞變得珍惜,蝴蝶不再只是一種生物,還跟生態環境息息相關。當時又剛巧遇上香港打算興建港珠澳大橋,令學生想到此舉對生態的影響,也喚起他們對環境保護的觸覺,更身體力行地參與社區發展的活動。
環保無處不在
許校長笑說此時學校再推動環保教育,自然事半功倍。學生除了擔當蝴蝶普查員之外,亦有成為水質監察員,甚至成為瀕危動物護養員,照顧一級保護的輻紋龜及瀕危的馬蹄蟹。有趣是學校飼養了多種由漁護署寄養的瀕臨絕種生物,就如在生物室的盾臂龜,陪伴學生上課之餘,雙方也會踢球互動。人對「寵物」很自然便會產生感情,惜護之心油然而生。許校長更笑言,有些學生寧願陪伴動物,多過玩手機。
學生燃起環保的動力,學校更要落力推動,校長和老師的靈活變陣很重要。他們想到將環保元素滲進各個學科之中,如在科學堂時講自然生態,地理科到空中農圃參觀,而通識科則去認識再生能源等。許校長指知識與活動可雙管齊下。「英文科看似跟環保無關係,不如來個鯊魚保育的課題,再加插海港導賞活動,從中讓學生了解微膠粒對海洋生物的影響。」
在潛移默化下,學生明白了「環保由自己做起」,在離開課室時會自覺關掉電燈、冷氣、風扇及投影機,閒時又懂得用環保物料製作話劇道具、以紙皮加工製作精美的比賽打氣牌等。許校長指學生以往慣常會買樽裝水,當學校添置水機後,便開始自攜水樽。「學校有廚房提供在校午膳,學生自備可重用餐具,又會主動收集廚餘。同時亦會自定飯量,免得浪費食物。」這些看似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學生已不自覺地將環保跟日常生活聯繫起來。
引起興趣和共鳴
在推廣環保意念的背後,許校長更希望學生學懂欣賞和感恩,平等對待各生物。「現時向年輕人傳達一些信息或價值觀,不能只是講道,活動是一個很好的噱頭,先引起學生的興趣及共鳴,才能成功進一步激起他們反思和探討。」又如主力環境教育的老師,會隨意地以一份外賣早餐,提及當中包含了多少不能被自然分解的物品,帶出對大自然生態影響。
許校長笑指懂得找專業的外援很重要,可見學校建有全港第一座豎軸式風力發電機,這多得跟香港電燈的合作,另又見天台設了太陽能發電系統。至於學生也能參與的「魚菜共生」系統,亦是家長教師會有份出力。
當中以天台的有機園圃最受師生歡迎,用作推廣堆肥及有機耕種。許校長說:「有位學生主動提出想在天台種菜,因為外面的菜太多農藥,不想自己的寵物兔食得不健康。」至於每年舉行有機蔬菜小攤檔更是熱鬧得很,同學或老師在午膳時會排隊搶購,有不少同學更是受媽媽之命來買,以示支持學校的環保活動。
不過在疫情下,許校長坦言確實嚴重影響學校的環保教育發展。「雖然學生可以透過視訊出席講座、分享會,但絕不能與現場觀看、觸摸、體驗相比,屏幕代替不了。」為了應對教學環境的新常態,學校近來便增添一些網上支援,如利用AR及VR的虛擬實境等,讓學生足不出戶,也能繼續欣賞大自然,珍惜得來不易的美麗。
記者:劉妙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