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樂居】幼兒照顧員易「崩潰」恐掀虐兒問題 專家:受虐童或長期不安難相信人

社會

發布時間: 2022/04/25 11:54

分享:

分享:

香港保護兒童會執行委員會主席夏穆在記者會上致歉。圖右為「童樂居事件」獨立檢討委員會主席黃嘉純。(陳國峰攝)

香港保護兒童會屬下「童樂居」去年底被揭職員虐兒,至今有34人被捕,受害兒童最少40人,更揭院內監管制度「完全崩壞」。浸大持續教育學院副院長(課程拓展)暨幼兒及基礎教育總監李南玉指,幼兒照顧員照顧0至3歲兒童本就較辛苦,若特殊背景的兒童則更具挑戰性,容易「崩潰」(burn-out),若環境沒良好支援,虐兒便隨後發生。

有心理學家指,受虐的經歷會影響兒童腦部發育,而是次事件中受虐兒童多為0至3歲,受虐經歷或者會讓他們在未來更難相信他人,長期處於不安的情緒中。

浸大持續教育學院副院長(課程拓展)暨幼兒及基礎教育總監李南玉博士。(陳國風攝)

照顧特殊童 需給予更多愛

童樂居事件獨立檢討委員會早前公布首階段調查報告,指出童樂居兒童「持續地」被粗魯對待,而管理層早有察覺但從未干預,員工互相監督制度亦「完全崩壞」。

李南玉指,相對其他中心或是幼稚園職員,院舍工作的幼兒工作員需輪更,生活休息較無規律,加上照顧對象是0至3歲有特殊需要幼兒,需更多耐性,亦涉許多付出體力的照顧,「你知道小朋友反應可能慢,亦要學調整自己嘅期望值,俾多啲愛佢哋。」

她解釋,雖然所有幼兒工作者均受過專業培訓,明白不應粗暴對待兒童,惟若「太疲憊、被生活拖垮」,亦會面臨力竭崩潰的狀況;她舉例在家庭裏,盡管家長愛錫子女,同樣會情緒失控,這時便需要將幼兒交予配偶或者長輩照顧,並向他人傾訴求助。惟這需要當事人有相對較高的警覺性,否則需要身邊有人提醒,「比如有經驗的同事、上司等。」

不過,是次情況或有所不同,根據獨立檢討委員會早前披露的調查報告,童樂居內幼兒工作員近年的流失率相當高,逾七成均未足3年經驗。員工之間又會互相「睇水」。時任保護兒童會總幹事蔡蘇淑賢更指自己鮮少到訪童樂居,時任院長崔惠英則指是相信同事,認為如果直接溝通,對情況未必會有顯著改善。李南玉補充,上司的身份或本身也存在矛盾,有員工會認為向上司傾訴工作中的困難,等同顯示自己「搞唔掂」。

臨床心理學家梁重皿博士。(受訪者提供)

或跨代傳播 受虐者成施暴者

臨床心理學家梁重皿則認為,遭受虐待的經歷會影響兒童腦部發育,亦有機會令虐待行為跨代傳播,使受虐者再成施暴者。是次事件受虐童多為0至3歲,他們正處依戀期,本身無家長在旁已令他們情緒依戀減弱,受虐經歷或者會讓他們在未來更難以相信他人,長期處於不安的情緒中。

惟梁重皿與李南玉都認為,事件的發生始終與機構本身的內部及外部監管有關,若機構本身有明確指引讓員工跟隨,而上司、社署又有效監督,應能避免大規模虐兒的事件發生。

香港保護兒童會執行委員會主席夏穆在記者會上致歉。圖右為「童樂居事件」獨立檢討委員會主席黃嘉純。(陳國峰攝)

《香港經濟日報》TOPick新聞「第三屆全港小學生中文作文大賽」
立即參加:https://bit.ly/3CrwGul

政府派發電子消費券 一文看清最新商場商戶優惠:https://bit.ly/3xdMkJc

HKET APP健康台更多都市疾病影片:https://bit.ly/3cNFwr7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
Video 立即下載:https://bit.ly/34FTtW9

記者:袁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