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新焦點】善用營養標籤選購健康食品 食安中心教路3大查閱要點

社會

發布時間: 2022/05/02 09:00

分享:

分享:

善用營養標籤選購健康食品。

市面上所售賣的預先包裝食物,大部分都會加上營養標籤。營養標籤上所提供的資料,是推廣均衡飲食、保障公眾健康的重要工具。本文將會介紹營養標籤,及如何運用營養標籤作出精明選擇。

營養標籤之「1+7」制度

本港所實施的強制性營養資料標籤制度,訂明預先包裝食物需加上標準格式及內容的營養標籤,包括規定在食物標籤上提供有關能量及七種指定營養素(即所謂「1+7」)的資料。

營養標籤上的「1+7」是指能量值和七種指定營養素(即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總脂肪、飽和脂肪、反式脂肪、鈉及糖)的含量,當中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脂肪屬於三大常量營養素,可提供能量和構成人體組織。能量和這三種營養素的標示要求幾乎見諸於世界各地所有營養資料標籤制度中。

制度規定列出的另外四種營養素,包括飽和脂肪、反式脂肪、糖及鈉。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屬於總脂肪含量項下的兩個細類。脂肪可大致分為飽和脂肪及不飽和脂肪兩類。在不飽和脂肪的類別中,反式脂肪一向是特別受關注的公眾健康問題。過量攝入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可造成動脈栓塞,增加罹患冠心病和中風的風險。

糖是其中一種碳水化合物,可為肌肉及腦部即時提供能量。不過,過量攝入糖可引致肥胖症。鈉是人體必需的一種礦物質,有助維持體內細胞外液和酸鹼的平衡,亦是神經傳送和肌肉收縮方面的必需元素。不過,過量攝入鈉可引致高血壓。善用營養標籤選購較健康食品

在查閱營養標籤時,可以依照以下步驟就比較食品的營養素:

1. 睇標籤
使用營養標籤比較產品時,應以相同的參考量進行比較,例如每100克(見圖)。根據相同的食物參考量,便可以比較各款產品的營養素。

2. 選三低
以100克為參考量,食物須符合特定標準,才可聲稱營養素含量屬於低(見圖)。在比較產品時,最好經常選擇總脂肪、鈉及糖含量屬「低」的食物。

3. 知分量
另一方面,亦要了解實際進食的分量。若進食量為食用分量的兩倍,能量及營養素的攝取量會隨之倍增。營養標籤上的資料,可用來計算從食物中攝取的能量及營養素分量,與相應每日攝取上限作出比較。以圖中的玉米片為例,可能有人關注糖的攝取量,他們便可參閱營養標籤,以了解玉米片中的糖含量,然後可以計算糖的攝取量,並與每日攝取上限加以比較。

假設一個人進食了50克玉米片,糖的攝取量便是21克,將之對照糖的每日攝取上限50克(以2000千卡膳食計算),進食玉米片所攝取的糖便佔每日攝取上限的約40%。至於總脂肪及鈉也可作同樣的計算,來與每日攝取上限比較。善用營養標籤,不單可以選擇符合個人營養需要的食物,亦可以有助減低非傳染性疾病的風險及使日常飲食更健康。

查閱營養標籤步驟 。(資訊由食物安全中心提供)

TOPick與食物安全中心合作,提供最新的食物安全資訊,「食安新焦點」逢每月的第一及第三個星期一早上九時刊出,以上資訊均由食物安全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