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水文化】佐敦谷明渠活化 變身首個河畔城市

社會

發布時間: 2022/04/29 08:00

最後更新: 2022/04/29 10:04

分享:

分享:

活化後的佐敦谷水道下游部分。(渠務署圖片)

本港首個以「河畔城市」概念活化的佐敦谷明渠項目,於本月25日落成,渠務署透過鋪設石塊、種植植物和改良堤堰,將原本零生物的「石屎渠」改造成生物宜居環境,開放數天已吸引多種蜻蜓、蝴蝶、雀鳥定居。

署方亦在上游和下游之間設「架空水道花園」,裝設咖啡枱、自拍裝置、無綫充電器等,成為市民在鬧市中享受的公共休憩空間。

點擊圖片放大
+17
+16

2019年施政報告提出「河畔城市」概念,渠務署隨後揀選了大圍明渠、佐敦谷明渠和火炭明渠作首批活化對象。位於佐敦谷游泳池旁的佐敦谷明渠是首個項目,明渠全長330米,過去只是一條光禿禿的「石屎」明渠,路過市民甚少關注,雀鳥昆蟲亦不願定居。工程在2020年展開,歷時2年完成活化,工程成本約3,000萬。

渠務署高級工程師蕭偉忠表示,活化後的佐敦谷明渠分為上游「生態水道」和下游「綠化水道」,分別佔150米和180米。水道上游環境比較幽靜,適合引進生態設施,署方以55噸石塊鋪設河底,模擬天然的河底生境,並設置15個淺灘及15條魚梯,提供空間讓魚類和其他水生動物停留「而『之』字形的魚梯亦模擬了天然溪澗環境,令水流變得不規則,迎合不同生物所需生境。」

至於下游,由於河床坡度較為平坦,水流較為緩慢,較適合用以綠化。署方種植了約4,500棵水生植物,包括翠蘆莉、青葙以及鳶尾等。

蕭偉忠指出,過去佐敦谷明渠是「零生物」,但完成活化以來,明渠已吸引黑尾灰蜻、赤褐灰蜻、大鳳蝶和珠頸斑鳩等生物聚集,「蜻蜓對水質有很高要求,基本上你見到它,水質差極有限。」他補充,雖然渠道活化後排洪能力稍降,但去年2場黑雨都能應付,相信能應付未來所需。為吸引市民欣賞自然環境,署方在上游和下游之間設「架空水道花園」,裝設咖啡枱、自拍裝置、無綫充電器等設備,方便市民休憩。

位於觀塘區的佐敦谷明渠主要收集部分來自飛鵝山和牛頭角一帶的雨水;集水區範圍約180公頃,相當於10個維園,服務約5萬人口,為區內主要排水設施。

《香港經濟日報》TOPick新聞「第三屆全港小學生中文作文大賽」
立即參加:https://bit.ly/3CrwGul

政府派發電子消費券 一文看清最新商場商戶優惠:https://bit.ly/3xdMkJc

HKET APP健康台更多都市疾病影片:https://bit.ly/3cNFwr7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
資訊及Video 立即下載:https://bit.ly/34FTtW9

記者:陳梓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