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創意】玩具設計師教基層兒童創製夢想玩具 從繪圖構思到3D打印成實物
發布時間: 2022/05/05 17:54
最後更新: 2024/04/10 12:55
玩具不只是用來打發時間,更是激發創意的渠道之一,就如早前香港基督教服務處舉行的「實現兒童夢想玩具計劃:玩具夢工匠」,除了讓小朋友將夢想中的玩具變成世上僅此一件的實物之外,也希望從中反映他們的所思所想,藉此引起家長的反思。
玩具夢工匠計劃共招募了6位來自基層家庭、年約10歲的小朋友,由玩具設計師Samuel作為導師,加上社工的協助,引領他們由零開始設計玩具,先從繪畫意念構想圖開始,逐步學會立體設計的概念,在不斷溝通和幫助中完善設計,終成了由3D打印而成的玩具實物。
有限資源無限創意
講起喜歡的玩具,以一手一腳親手砌成的機械人模型最合Samuel心水。「小時候玩得最多是LEGO,雖然它原本是一架車,但可以將組件拆開,砌出其他東西,可以是飛機,亦可以是船。玩具本身造型是一件事,怎樣去玩又是另一回事。」全因舊時物資貧乏,沒太多娛樂選擇,一件玩具總會想辦法變出不同玩法,也就是創意的來源。
Samuel回想小時候總喜歡在練習簿上寫寫畫畫,創造出各式各樣的人物,而超人、機械人是他最喜歡的主題,打造出一個充滿想像力的世界。他說:「如今的玩具比舊時來得精緻,會加入聲音、燈光效果等電子元素。又或是以功能性為先,講目標效益,父母著重小朋友從中學懂甚麼,無形中令玩具的玩法變得單一,小朋友玩兩三次就失去興趣,好易被淘汰。」
這次計劃也是從寫寫畫畫開始,在無框架限制之下,小朋友將天馬行空的構想全都呈現在玩具意念構想圖之上。Samuel原以為男仔應該喜歡機械人,卻未見蹤影,反而全都是綫條強烈的玩具,如可以左右對合打開的座枱式人偶、手腳能動的怪獸等。
打破規範勇於探索
有說畫作是表達內心世界的一種方式,而小朋友親繪的構想圖亦如是,從中展現出他們的個性。當中有些是借鑑知名的卡通人物,如哥斯拉、蜘蛛俠等,Samuel笑說這是常見的穩陣保守派。「循規蹈矩不是不好,但就是缺了冒險精神,也有可能怕出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人愈長大,愈會被規矩限死,往往失去小時候的靈活和創意而不自知。凡有新玩意、新產品時定要先看說明書,沒了探索,也扼殺了創意。Samuel慨嘆:「可能是安全意識作祟,以循規蹈矩不出錯為大原則,卻忘了不少有意思的事,很多都在陰差陽錯中出現。」
他認為家長可以放手讓小朋友隨意發揮,以畫畫為例,為何公仔的臉一定要肉色,不能塗上黑色嗎?花一定要畫在地上嗎?事實上,有不少設計師也會從小朋友身上得到啟發,童真的直覺式創作很吸引人。
Samuel建議家長不妨多留意小朋友的作品,但不要用常規的審美角度去看,邏輯可能扼殺了美學,可以就當中的有趣元素去發掘提問,才有機會了解小朋友的真正想法和需要。
除此之外,小朋友從繪圖中也學會了理想跟現實的落差,如怪獸的牙齒畫得細密又精細,在3D打印中卻難以實現。或是怪獸的雙腳細小,不足以站穩支撑,整個玩具,需改為粗大腿才可以。從商量協調中,慢慢令作品構圖變得可行,正是打造滿足感的開始。
記者︰劉妙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