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子培育】麥明詩父親曾培育過百名醫生 麥卓生尊重女兒選擇:行行出狀元

育兒資訊

發布時間: 2022/05/06 20:58

最後更新: 2022/05/06 20:58

分享:

分享:

麥明詩的父親麥卓生,一生以教化學為己任。

有些人就是喜歡作育英才,就像麥明詩的父親麥卓生,一生以教化學為己任,培育了過百名醫生,並且有些學生很年輕就成為校長。因此就算退休後,他也不願意無所事事,在疫情下學習以Zoom補習,遠在英國也有學生參與。

「很開心學生能夠青出於藍,三、四十歲就成為校長。人生其實沒有免費午餐,當然努力是否一定有成就,未必;但不努力,就一定無成就。」麥卓生說。

麥卓生的心願是希望一對仔女能夠找到適合他們的伴侶,可以趁他還有能力時候可以湊孫。(圖片:被訪者提供)

【尖子培育】3大性格培養成就十優女兒麥明詩 麥何小娟︰有自信心才能自學

麥卓生大半生都在聖公會林護紀念中學(以下簡稱林護)任教(25年),這間好像名不經傳的學校,原來也經常躋身全港中學排名榜頭十名。「它不是傳統名校,只是葵涌一間屋邨學校,但可以與直資學校一齊並列,只是輸蝕在地方不夠大而已。」

他一直對林護不離不棄,原因是一直被校長賞識,很快升做主任及副校長,如果要轉校,就難免要降職了。而且在林護也有很多難忘的回憶,像成立家長教師會;因為學校要多建一幢大樓,就算他不是行內人也要監工,還有就是引入交流生計劃。

點擊圖片放大
+5
+4

引入交流生計劃擴闊視野

「這個計劃差不多做了10年,只是近兩年疫情才停下來。來香港做一年交流生的,有來自德國、法國、意大利、挪威、墨西哥的學生,讓大家可以擴闊視野。」不過,由於這樣作交流,許多時候要停學一年,因此香港的學生到海外交流的,不算很踴躍。

「其實我們的學生經濟環境都一般,因此許多都不敢申請到外國留學。我有叫Louisa(麥明詩)來我們學校分享在海外讀書的生活,這樣才多了同學嘗試報名去外國讀書。」麥卓生很高興能幫助到同學申請到獎學金,而且是去外國頂尖的學府,如劍橋及牛津大學等等。「有些學生其實很叻,只需要跨出一步,因此近幾年都多了同學申請到獎學金去外國讀書,而第一個林護學生拿了獎學金的,就是去了劍橋讀法律。」

最新影片:

培育過百名醫生不乏傑青

當然,對麥卓生而言,最開心是教過的學生,有超過100名都成為醫生,包括香港大學臨床腫瘤學系臨床副教授、也是十大傑出青年的林嘉安醫生;港怡醫院心臟科名譽顧問醫生陳栢羲及骨科名譽顧問醫生林祥慶等。麥卓生經常見他們上電視,也與他們保持聯絡。

但論到最老懷安慰是兩位在大學讀化學、又教化學的老師,可以說繼承了麥卓生衣缽,而且三、四十歲就成為校長,一位是五旬節聖潔會永光書院郭文坤校長,一位是沙田官立中學林月華校長。「屋邨的學生,奮鬥心很強。做老師最開心是學生有成就,青出於藍,叻過我更好。」

【明星理財】麥明詩斥逾800萬購長沙灣物業 打風留家拍片意外曝光新居【多圖】

教學生教子女有同有異

麥卓生認為教學生與教子女都有相同之處,當中的原則包括:一、因材施教,不能用同一個方法教所有學生,他深信不同學生有不同的教法。二、學生是需要讚賞及鼓勵。「做得好你都不讚賞,那有心機做下去。如果考試拿到高分,讚賞對他們來說,是很大的鼓舞。」三、就好像教化學一樣,不是背誦就可以,要學生明白、運用,方法很重要。四、要對學生有期望。「不能睇死學生,你一定入不到U,而是鼓勵他,你努力一些就可以了。」

當然教學生,他可能只集中於教化學,面對一對子女,就要全人發展,教做人處事。「我兩個子女都很自律,以前教書很多時都夜歸,但他們已做好功課。我經常鼓勵他們多點自學,自己找方法,自己去解決問題。」

麥卓生自言沒有做過怪獸家長,無給壓力他們,無要求子女達成甚麼grade或者要讀甚麼科目,很多時候是讓他們自己選擇。

點擊圖片放大
+3
+2

「其實科大的Global Business也有意收Vincent(麥明山),但他最終選擇了有興趣的醫科。有些人覺得做醫生很賺錢,但初期在公立醫院工作都很辛苦,病人又多,但他就是覺得救人有成功感。」至於麥明詩,麥卓生從來沒有想過她會入娛樂圈。

她語言好,所以讀法律,但之後無做律師,入了演藝界;現在做管理顧問,我都會尊重她的選擇,因為我深信行行出狀元,每一行都有發揮的地方,只要不做壞事,不遺害社會便成了。

他本身有位學生在大學讀IT,但出來社會工作幾年覺得無興趣,於是開了一間小餐廳,雖然好像打雜般,但卻做得很開心。

無論是教學生還是教仔女,其實都不一定要做律師、要做醫生,只要在自己的範疇,找到人生目標,找到值得做的事,做得開心,朝著目標去做,自然就會成功了。

記者:何小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