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遠赴災區感悟人道救援意義 急症醫生洪磯正提醒自己勿太自我

社會 09:00 2022/05/20

分享:

分享:

急症科專科醫生洪磯正遠赴災區參與救援工作領悟人道救援的意義。(湯致遠攝)

「當服務時不明白別人需要,就會變成一個不人道的服務。」急症科專科醫生洪磯正自2008年起參與人道救援工作,期間見盡颱風和地震等災難現場,致力為當地人提供醫療救治。在多年的救助中,他最難忘汶川一名患有心臟衰竭的婆婆放棄治療的事件,讓他感悟到,人道救援的意義在於提供服務時,應將心神集中於病人所需,而非自己身上。

洪磯正目前為香港中文大學災害與人道救援研究所副所長,專注研究與培育學生,他期望本港可以輸出更多有志於人道救援的年輕人參與國際服務,讓他們親身體會救援工作的重要性。

雖然災難為人類帶來沉重的打擊,但總有人願意伸出援手。現年41歲的急症科專科醫生洪磯正中學時已立志行醫,他在英國完成中學後入讀中大醫學院,認識到身兼無國界醫生負責境外救援工作的陳英凝教授,因而接觸到「人道救援」的工作,並對此十分感興趣,故下定決心完成專科培訓後就要參與服務,運用自己所長救急扶危。

點擊圖片放大
+8
+7

他於2008年剛修畢香港紅十字會緊急應變組的培訓,同年碰巧發生四川汶川大地震,他自願作境外救援義工前往當地,2013年他亦遠赴菲律賓海燕風災現場參與救援,十多年來,多次跟隨不同機構到訪世界各地進行義診,甚至曾於非洲逗留約9個月時間。

每一次的行動都讓他發現自己的不足,同時又獲得很大體會。他在參與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知識有限,例如很多在本港沒有機會接觸的外國風土病。在他首次參與救援服務時,曾因未能調整工作節奏而被同行醫生提醒,不應將香港看症的節奏應用在當地,「不是沒有醫療需要就不用理他」,令他反思「人道救援」的意義。

回想救援工作的難忘事,洪磯正憶述曾於汶川一個小村莊,遇過一名患有心臟衰竭的婆婆,她拒絕到省內大型醫院接受緊急手術,只願留在熟悉的地方,由家人陪伴渡過剩餘日子。他坦言婆婆到醫院接受治療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但亦明白做服務不可太自我中心,否則就是「不人道」的工作︰

你要明白為何他們會這樣想,而非由你決定所有事,而當我們服務時不明白別人的需要,就會變成一個不人道的服務。

他亦體會到行動非只是純粹「救人」,亦反思到醫療服務者不應因資訊所限,而拒絕下一步救援。他舉例指,當時在四川一山區進行家訪時,遇過一名失去説活能力但神智仍然清醒的中風病人,由於其家人缺乏對中風的認識,故在病人中風後只將他放在家中一角,長期欠缺打理儀容。洪磯正即與義工們一起為他梳洗及剪髮等,並向其家人分享照顧中風病人的技巧。

他坦言雖然有關工作不是自己的專業,但認為醫療服務者不應太介意做一些不屬於自己範疇的事務,應多為對方設想,了解他們的所需。

除了領悟到何謂「人道」之外,他在非洲一次燒垃圾的體驗,亦培養了環保意識。他回想其在非洲工作時,由於當地缺乏家居廢物回收的系統,往往只會用最原始的方法將垃圾燒毀︰

當聞過那氣味後,我回港之後都會盡量將垃圾分類回收,即使叫外賣也會考慮外賣是否含有塑膠或可否回收。

洪磯正去年獲得「香港人道年獎2021」,以表揚他的人道救助的貢獻,而他亦十分感謝父母及妻子的體諒及支持,讓他可以心無旁騖離港追求自己所想。即看:【下一頁】

面對疫情的出現,他認為港人在災難面前要有自理、自救的能力,並在有需要的時候互相幫忙。即看:【下一頁】

最新熱門影片:【TOPick診症室】初生嬰患膽道閉鎖須手術 部分人最終要肝移植

政府派發電子消費券 一文看清最新商場商戶優惠:https://bit.ly/3xdMkJc

HKET APP健康台更多都市疾病影片:https://bit.ly/3cNFwr7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

立即下載:https://bit.ly/34FTtW9

記者:郭詩詩

香港經濟日報 App

免費即時新聞

立即掃描

搶先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