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腦血管病】20歲青年氣促胸痛揭心臟病發血管閉塞 港大研風險評估工具冀助及早發現

醫生診症室

發布時間: 2022/05/23 13:33

最後更新: 2022/05/26 18:37

分享:

分享:

本港每年約1萬宗急性心臟病個案,港大研發首蹶專為港人而設,用來預測心腦血管疾病風險的模型,盼助港人及早發現。

心腦血管疾病有年輕化趨勢,20歲出頭也會心臟病發!香港大學醫學院內科學系榮譽臨床教授、心臟科專科醫生蕭頌華表示,本港每年急性心臟病個案約有1萬宗,搶救不治最年輕者僅20多歲。曾有一名青年因突然氣促、胸痛求醫才得知患病,需做「通波仔」手術。有見及此,港大研發首個以港人數據為基礎,可深度預測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模型「P-CARDIAC」,有助醫生評估分數,希望盡早助病人預防患病,並減低早逝風險。

最新影片推介:

20多歲青年突氣促病發「通波仔」

蕭醫生表示,對所遇過的急性心臟病個案也很深刻,患者病發入院時,隨時有生命危險,需做緊急「通波仔手術」或「心臟介入手術」。其中,一名20多歲青年身形標準,因突然氣促,胸口疼痛不適,持續半天,感到辛苦而往急症室求診。蕭醫生憶述,對方當時血壓很低,感到頭暈;做心電圖檢查後,發現他為急性心臟病發,血管被堵塞,故隨即被送去做通血管手術。

每個人心臟有三條主要血管,他三條都被堵塞。其中一條更有瘀血,是引致急性病發的血管。進行約2至3小時手術,才處理好三條血管。開通血管後,發現患者開始感到舒服些。

蕭醫生指,若該名青年不及時做手術,心臟肌肉有機會壞死,尤其被阻塞的血管為「左前降支動脈」,是三條血管中最大的。而且,他會有生命危險,即使捱得過最初的階段,也會演變為「慢性心臟衰竭」。

該患者雖已接受「通波仔手術」,但日後也有繼發性風險,需要二級防禦,以降低復發率,故需終生用藥。蕭醫生事後得知,對方父親曾於40多歲時做「通波仔手術」,故該青年所患的屬於家族遺傳的心臟病。

香港大學醫學院內科學系榮譽臨床教授、心臟科專科醫生蕭頌華指,若20多歲就患上心臟病,最常見的原因是與家族遺傳的高膽固醇病史有關。(黃泳欣攝)

每年近1萬宗急性心臟病發個案

蕭醫生指,港人最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分為三大類:

  • 1. 心臟血管疾病,例如:冠心病
  • 2. 腦血管疾病,例如:中風
  • 3. 周邊血管疾病,例如:四肢的血管疾病

他表示,本港每年心腦血管疾病病發率也高。「急性心臟病發」即心臟血管受阻塞,分為兩大類,每年合共近1萬宗,嚴重者有即時死亡風險:

  • 100%閉塞:每年約2500宗
  • 半閉塞:每年約7000幾宗

因為突發性心臟病而搶救不治的個案中,最年輕的僅20多歲。蕭醫生指,此情況不常見,但每年也有一至兩宗。

年輕病發原因

為何這麼年輕就心臟病發?他解釋,最常見的原因主要與家族遺傳的高膽固醇病史有關,這類患者通常很年輕。若非家族遺傳,則有其他明顯原因,例如有濫藥習慣導致血管痙癴(即血管的肌肉抽筋),但這與一般心腦血管疾病不同,個案比例也很少。

在華人群體,估計每400人就有1人出現家族性膽固醇過高的情況,遺傳給下一代的機會為50%。若有第一位家庭成員患心臟病,沒其他病史,且較年輕時已發病,估計其他成員也有患心臟病風險。

蕭醫生建議,下一代宜預早進行家族篩查。若及早知道結果,就可改變飲食及生活習慣,減低發病風險;或是盡早用藥,治療此病。他指出,8歲以上就可考慮做篩查,抽血、驗膽固醇指數,計算分數,以了解是否有家族性膽固醇過高問題。

若膽固醇指數較高但不需服藥的人士,建議改善飲食及運動習慣:

  • 少吃高膽固醇食物,例如紅肉、內臟、海鮮(如蝦、蟹、魷魚、貝殼類)。註:蛋黃可以吃,因為含豐富卵磷脂,對這類人有益。
  • 多做運動,尤其是帶氧運動,有助體內減少製造壞膽固醇。

他續指,若試過以上方法也不達標,則需服用醫生處方的藥物。

點擊圖片放大
+3
+2

家族性膽固醇過高特徵

如何得知自己屬於家族性膽固醇過高?蕭醫生指,這要驗低密度膽固醇(LDL)指數,視乎數值高低而進一步評估:

  • 8或以上:屬極高水平,代表是家族性遺傳
  • 5-7:視乎其他因素,例如若家人很年輕(如40多歲)就患心臟病,甚至已做「通波仔手術」,自己則患心腦血管疾病風險也會增加。
  • 5以下:要視乎家族病史,例如家人是否也有膽固醇過高問題, 或較年輕已做「通波仔手術」或中風,自己則患心腦血管疾病風險也會增加。

另他補充,若接近臨界點,例如數值為4.8,則視乎身體有沒有出現「筋鍵黃瘤」,四肢有否積聚膽固醇。

手腳若有黃色瘤,代表有膽固醇積聚,常見位置如手肘、手指、腳跟,是較明顯凸起的。若有,九成是家族性遺傳的高膽固醇。

同時,醫生亦會集合不同風險因素,評估一個人未來10年出現心腦血管疾病的機率。

  • 20至30%以上:屬於高風險,要進取處理,控制好血糖、血壓、膽固醇等水平。
  • 5%以下:一般不建議用藥,而是建議建立健康飲食、生活習慣,多做運動改善。

為港人而設的風險評估工具

蕭醫生指,現時本港為病人評估患心腦血管病風險的模型,用的是外國人病歷數據,套用華人身上會較常出現偏差,有可能低估或高估患病風險。香港大學護理學院及公共衛生學院助理教授徐詩鈴博士亦表示,現行的風險評估工具非在香港研發,採用的主要是白人的數據,其生活飲食習慣、身高體重、基因反應等均與港人不同,故應用起來不準確。

有鑑於此,香港大學與創新及科技局合作,收集逾30萬位香港人的數據,開發首個深度預測心腦血管疾病風險模型——「華人個人化心腦血管疾病風險評估分數」(Personalize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Assessment for Chinese,簡稱P-CARDIAC),冀及早識別港人患心血管病的風險並介入治療,目標是減少本港因心血管疾病而導致早逝風險25%,風評估的精準度近90%。

香港大學護理學院及公共衛生學院助理教授徐詩鈴博士表示,P-CARDIAC所收集的是2014至2019年間、本港18歲以上病人的數據。數據來自醫管局港島西聯網有及沒有患心血管疾病的病人,當中包括的參數如下: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影響患病風險的重要因素

徐博士表示,P-CARDIAC內有逾100個不同的風險因素,用家輸入約20個因素,模型就會自行估算,預測未來10年患病機率。固然,輸入的資料愈多,預測準確率愈高。根據香港人群數據,預測心腦血管疾病患病風險時,以下因素影響程度最大,包括:

  • 性別、年齡、入院次數(每年)、壞膽固醇指數、酵素、(嗜中性白血球、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麩丙轉胺酶)
     
  • 病史:心肌梗塞、心絞痛、高血壓、糖尿病家族史、心房顫動、曾否做「通波仔」手術(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是否正服用他汀類藥物(最常用的降血脂藥物,有正面影響,可減低風險)

舉例而言,一名47歲男子曾有心肌梗塞、高血壓問題,服用抗血壓藥及降膽固醇的他汀類藥物等。若沒接受任何治療,估計他於2年多後較大機會患上心腦血管疾病;若接受治療,服用藥物,預測沒有患心腦血管疾的年日可延續約11年。她補充,若本身病人正服用降血壓、血脂、血糖這類藥物,例如他汀類藥物,繼續服用,可減低患心腦血管疾病風險。

點擊圖片放大
+4
+3

徐博士指,目前P-CARDIAC暫未用於本港病人身上,但計劃日後讓化驗所、診所或醫院使用,在病人做身體檢查、取報告或求診前,醫生先輸入風險因素為他們評估。得知患病風險後,醫生與病人可商量如何治療、調整生活飲食習慣,例如藥物種類及劑量、體重減多少、壞膽固醇指數要降多少等,以盡早預防或治療,改善身體狀況。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立即下載︰bit.ly/34FTtW9

記者:黃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