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學習】教育中心引入北歐課程激發兒童創作 藉跨學科研究突破學習思維

升學教育

發布時間: 2022/06/28 17:46

最後更新: 2022/06/28 17:47

分享:

分享:

適合3至9歲兒童的芬蘭科學小工場,深度應用芬蘭獨特 STEAM 教學法,以故事代入、玩樂形式探索自然科學。(機構提供圖片)

早年畢業於芬蘭大學的吳俊霖(Alan),在親身感受當地快樂、鼓勵性的教育模式後,自兩年前已將以科研為基礎的芬蘭幼兒STEAM課程引入香港,近來更在跑馬地開設了北歐教育中心Nordic Education Hub,引進3至12歲兒童的一系列特色教育課程,讓更多小朋友有機會接觸以快樂趣味行先的北歐教育。

北歐五國的教育教人趨之若鶩,包括芬蘭、瑞典、丹麥、挪威和冰島,全因當地是全球最幸福、又是最具創造力的區域,讓人細想教育在箇中的關係。Alan介紹道:「北歐地區的教育注重快樂、自主學習,無功課不考核,更鼓勵小朋友通過探索,學自己想學的東西。」至於香港則注重應試教育,重視成績和分數,兩者完全是南轅北轍的教學方式和理念。

有說基於文化、背景的不同,北歐的教育模式很難在香港施行。Alan說:「世界太大,任何照搬的東西都可能水土不服。在香港施行北歐教育模式的確會有難度,但這不應該成為妨礙小朋友接觸北歐式教育的機會。」他認為小朋友需要拓闊視野,爭取機會接觸更多不同的教育資源。

在老師引導下,小朋友可構建和設計 3D 模型,並用 AR 科技呈現作品。(機構提供圖片)

精髓在全人教育

Alan強調北歐教育的精髓不是單個小課堂,而是完整的全人教育,當中包括技能類課程,如STEAM、融入科技的語言學習等;又有配置能力類課程,讓小朋友從跨學科研究中突破思維、引發協作力量等。而身心平衡類課程,則可讓小朋友認識情緒、處理社交等。他建議家長可因應小朋友的實際狀況,而補足他們需要的發展內容。

小朋友在成長學習中,Alan認為在學習時最緊要有得「揀」。「小朋友全面被激發最為重要,他們能選擇感興趣的事情學習,往往更容易出成果。全面也很重要,給小朋友接觸夠多,才會有選擇,最終找到自己想走的路。」

北歐課程巡禮

1.丹麥寫作室

在課堂上,老師鼓勵小朋友去製作一本專屬的故事書。每次課堂都有不同主題,如動物、興趣等,老師會先教簡單的句子結構,如3、4歲小朋友會學there is、there are等。之後會再引導小朋友於網絡中尋找符合故事主題的圖片,如蝴蝶等,再創作出相應的描述字句,以培養他們的想像力。Alan介紹道:「即使語法有錯誤,老師也不會去刪掉,只會在備註處寫出正確的例句,讓他們可以對照學習,藉此提高讀寫能力。」

2.瑞典情商學堂

老師準備了一系列情緒卡,上面畫有不同表情的卡通圖案。如一上課便要小朋友挑選出適合形容自己心情的卡片,從中學習表達自我感受,如不快可能是擔心、緊張等原因所致。老師和小朋友亦會利用可愛的毛公仔作角色扮演,展開交流對話,從而培養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緒,以及理解他人感受的社交情商。

點擊圖片放大
+5
+4

3.挪威 3D 模型設計室

每堂課都有主題,例如鴨子,小朋友透過電腦軟件,在老師的帶領下,發揮想像力,利用橢圓形、立體三角形等不同立體圖案去砌合成3D鴨子模型。最後更可以借助AR科技,將作品呈現於「現實」之中。課程可提升小朋友的3D空間思維,更可培養他們以設計科技來解決日常問題的興趣。

4.芬蘭科學小工場

小朋友在課堂上全化身為地球的小科學家,每次都要想辦法幫助外星機械人去解決各式各樣的問題。這次是機械人準備舉行氣球派對,在不除口罩的情況下如何為氣球吹氣呢?老師帶領小朋友將蘇打粉和醋混合,藉着產生的二氧化碳便可為氣球充氣。課程是利用簡單的小實驗和主題式角色扮演,帶領小朋友進入有趣的故事場景中,從小培養他們對大自然科學產生興趣和好奇心。

記者︰劉妙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