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情緣】大學生畢業後創立甲蟲協會 狂熱蟲友盼效法日本推動成教材

休閒消費 19:54 2022/08/18

分享:

分享:

Joseph(左)和Nick (右)在中學時已認識,大學畢業後共同創立昆蟲協會。(湯致遠攝)

香港養貓狗人士眾多,但也有不少相對冷門寵物,仍有一班熱心人士支持。2019年創立的香港甲蟲研究協會(簡稱甲蟲協會)便是一例。

最新影片推介

協會由兩名熱愛甲蟲的大學會所創立,成立3年來,致力推廣飼養甲蟲知識,為小朋友舉辦興趣班,包括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童,並希望長久發展成學校的課外興趣科目。

將軍澳中心現正舉辦「森之市集」,當中跟香港甲蟲協會合辦的《甲蟲王國大冒險》,既在商場展出共18款昆蟲活體及標本,同時亦舉辦尋蟲考察團及工作坊,由專業導賞員帶同團友於西貢龍蝦灣實地考察大自然昆蟲生態,啟發小朋友探索更多甲蟲的生態特性。

「香港甲蟲研究協會」3位核心成員(左起):Nick、Bubu、Joseph,都是甲蟲的狂熱愛好者。(湯致遠攝)

創會近4年歷考驗

「甲蟲協會」由兩名畢業不久的大學生Nick和Joseph在3年前創立,二人自中學時已是同校好友,並且都喜歡養小動物,尤其對甲蟲有興趣。

Nick憶述:「8歲歲,媽媽在泰國帶了兩隻甲蟲給我玩,自此就十分喜歡,會找買書學習甲蟲知識,跟著去金魚街買了第一隻甲蟲來養,之後帶返學校玩,令到好友Joseph也成為甲蟲迷。」他們同時會養蝸牛、烏龜、倉鼠等,自言十分頑皮的他們,亦經常把寵物帶返學校,和其他同學交流。

正於將軍澳中心舉行的大型甲蟲展覽。(湯致遠攝)

兩位好友各自升上大學,分別攻讀牙醫和工程系,但對甲蟲的熱愛卻愈來愈盛。二人就想到不如把興趣變成事業,19年便成立了本港首個以甲蟲為主題的社區組織「香港甲蟲研究協會」,旨在透過教育結合昆蟲知識,令到被視為冷門的此興趣更加普及化,今年聯乘商場合辦的昆蟲展覽,也是協會成立以來規模最大型的展覽。

「昆蟲協會」現時核心成員共有6人,會員人數至今約2000多人,屬穩步發展。Joseph回想創立協會以來,都經歷過不少挑戰。「創會第一年遇上社會運動,之後就到疫情,令到許多工作坊和活動都要延期,至去年疫情緩和,協會才能急速發展,可以籌辦各類生態遊和相關課程。」

Nick表示:「創會初期,我正在海外讀書,要靠Joseph主力營運,至最近畢業才能返港幫忙。因自己讀牙醫,家人也會問這個協會是否長久,但自己希望抱持信念去做,不要忘記想推廣甲蟲的初心。」

他們解釋協會現時是自付盈虧,收入主要靠舉辦工作坊和活動的費用,去年獲社創基金的資助,為SEN學童設計昆蟲課程,讓協會有經費去營運,而稍後他們也會籌備網上商店,售賣跟昆蟲相關的產品。

點擊圖片放大
+3
+2

香港曾有熱潮

他們坦言在香港養甲蟲相對冷門,全港的飼養者可能只有一萬,活躍的「蟲友」則約數百,但原來在十多年前也曾一度成為熱潮。

「當時有套日本動畫《甲蟲王者》很受歡迎,故有很多家長會為小朋友去買甲蟲,最高峰時全港有30間甲蟲店,後來熱潮退卻,就少了人去養,現時僅餘一間實體的甲蟲店,所以我們都想透過相關的課程和活動,令更多人去認識甲蟲。」

Nick分享甲蟲是相對易養的寵物,不須太過勞心。「大部甲蟲都沒攻擊性,也沒有味道,牠們主要吃沒有防腐和添加劑甲蟲啫喱,隔三日至一星吃一便已可,不過甲蟲怕熱,在香港夏天高溫很易熱死,故飼養環境最少要開風扇,我就會長開冷氣,保持在攝氏22度最適合。」

他指甲蟲壽命很短,只有一至兩年,故不擔心會有棄養或放生問題,而甲蟲死後可做成標本供觀賞之用。「雖然甲蟲易養,但要養大也有學問,自己也學習許多關於發酵、遺傳的知識,蟲友都會互相比較誰的甲蟲較大,大家都希望每一次養出來的甲蟲,都比之前的更大更靚,便好有滿足感。」

Joseph則指養甲蟲也是很好的親子活動。「有些甲蟲的格鬥能力很高,如巴拉望扁鍬形蟲,在甲蟲界的格鬥力數一數二,而小朋友都會特別喜歡這類昆蟲,因為可以拿來看打交,但我們會教小朋友不可這樣,因令甲蟲有傷亡始終不好,應有正確的飼養態度,甲蟲是用來保護、觀賞,而非用來打鬥。」

他指日本和台灣在甲蟲的教育推廣都是一個典範,前者更稱得上是甲蟲之國,更會把甲蟲列入學校科目,這都是現時「甲蟲協會」欲推動的目標,此外,他們亦期待日後通關以後,能舉辦更多生態考察團,繼續以推廣甲蟲知識為己任。

記者:陳家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