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染疫】染疫康復後再發燒喘鳴留院4日 醫生爸爸憂2歲女患新冠後遺症

兒童健康

發布時間: 2022/08/22 13:13

分享:

分享:

2歲女兒染疫康復後再發燒喘鳴,令醫生爸爸十分擔心。

嬰幼兒免疫系統未成熟,若不幸染疫更易出現併發症。台灣兒科醫生巫漢盟的2歲女兒,早前亦曾染疫,而在確診後3周更出現發燒、呼吸急促,令巫醫生擔心孩子是否患上「多系統發炎綜合症」,慶幸住院治療4日後平安回家。

台灣兒科醫生巫漢盟在facebook專頁「阿包醫生陪你養寶包 - 小兒科巫漢盟醫師」分享,上月某天晚上,2歲大的女兒小喵晚餐後不時咳嗽,睡不安穩,因為咳嗽加劇、呼吸急促,出現微微地胸骨上凹陷,這是呼吸窘迫的現象。其後,她因為劇烈咳嗽而哭醒,雖然量度體溫沒有超過38度,但全身熱烘烘。

最新影片:

醫生爸爸緊張女兒情況

由於這是剛好是女兒確診後第3周,出現如此狀況,令巫醫生擔心女兒是否出現新冠病毒感染的併發症「多系統發炎綜合症」(MIS-C)。巫醫生整夜難眠,一直觀察女兒的呼吸情況,並拿家中的藥水給她喝,但情況沒有改善,女兒更出現明顯的喘鳴聲,最終夫婦決定送她入院。

在急症室時我不是阿包醫生,而是位焦急的爸爸。在小喵打點滴的時候,是我忍著不捨的心情抓住她好讓護士下針。

女兒不斷大哭,還一直想把吊針扯掉,巫醫生只好不斷安慰她。慶幸經過4日住院治療後,女兒平安出院。巫醫生回想,平日他還算懂得如何安撫生病孩子的爸媽,但當自己成為生病孩子的爸爸時,更深刻體會要如何同理家屬和穩定他們的情緒,連他遇到小朋友生病的慌張,更何況一般沒有醫學背景的父母,

「當兒科醫生成為父母之後,才能成為真正的兒科醫生!」這句兒科前輩常說的話,所言不假!

兒童新冠後遺症

本港第五波疫情以來,有接近2,000名兒童染疫入院,而且重症個案上升。兒童即使病癒,亦有可能出現新冠後遺症,包括「兒童多系統發炎綜合症」、「嘶哮症」等。

瑪嘉烈醫院兒童傳染病科顧問醫生關日華早前指出,兒童感染新冠病毒後可觸發免疫系統出現強烈反應,繼而產生細胞因子風暴,對多個器官造成嚴重發炎的情況。「多系統發炎綜合症」一般在染疫後2至6周出現,至今累計有約60宗,其中過半病童需要深切治療。症狀包括持續發燒、淋巴腫脹、紅疹、眼膜發炎、草莓舌。

關日華又指,近日幾乎每日都有接收嘶哮症個案,嘶哮症屬急性病,如未能及時送院治療,有機會造成兒童缺氧、腦部受損,建議家長如發現兒童懷疑出現嘶哮症,要盡快送往有深切治療服務的醫院求醫。

除了後遺症,兒童染疫康復後亦有機會出現「長新冠」情況,病徵與成人大致相似,但較為輕微包括間歇性失眠、焦慮、恐懼、疲倦、食慾減退、呼吸困難、記憶力和集中能力變差等。

點擊圖片即睇「長新冠」症狀︰

點擊圖片放大
+5
+4

兒童免疫、過敏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何學工教家長分辨,若兒童染疫後2至4星期,以上一項病徵仍持續即為「長新冠」,家長應視乎情況考慮求醫。他續稱,以上症狀有機會對兒童的身心健康及社交能力造成影響。

何學工建議,當兒童的病徵減退時,就可進行輕量運動如散步,又提醒家長應為子女制定規律的作息、進行增強腦部訓練,增加思考能力,例如做簡單計算題和下棋等;同時,家長應多與兒童傾談,了解他們的感受和不安感,有需要可約見家庭醫生和尋求心理輔導。

【獨家優惠】限時搶屈臣氏網店購物滿$450減$50折扣碼︰https://bit.ly/3Aa0qvT

【名師試題教室】睇片連工作紙  中英數必學單元︰https://bit.ly/3sEeM3Q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立即下載︰https://bit.ly/34FTtW9

TOPick推出「Band1學堂」,更多教育升學資訊︰https://bit.ly/3a6HT6T

責任編輯︰王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