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共融】失聰「再生勇士」參演粵劇 相信藝術無界限:健聽聾人無分高低
發布時間: 2022/10/18 06:00
粵劇表演講求「唱做念打」,但若耳不能聽,口不能言,是否就意味着一生與舞台無緣? 曾入選「十大再生勇士」的香港聾人藝術家黃耀邦自6歲起失聰,絕不向命運低頭,近年他不但積極向社會推動「無聲舞蹈」,一手創立「森林樂」聾人舞蹈團,更把握機會增值自己,參演粵劇《奉天承運》。他表示︰「藝術其實係無界限,而健聽同聾人之間都無分高低。」
劇團招募聾人 黃耀邦脫穎而出
聾人都可以演粵劇?事實上,早在黃耀邦加入劇團之前,一眾熱愛藝術的聾人演員已成立聾人粵劇團,黃耀邦亦是應邀欣賞他們的演出後,對粵劇產生興趣,故在看見劇團招募聾人參演粵劇時,他即報名參加遴選,最終亦成功脫穎而出。
早在創作劇本階段,《奉天承運》團隊便決定要加入一名「不同能力人士」,而這亦是戲曲中心首個通達共融的製作。黃耀邦在劇中飾演一名太監,周旋在波譎雲詭的皇族鬥爭之中,以表情、動作傳達皇帝的旨意。
「零經驗」的黃耀邦坦言,跨過粵劇門檻並不容易,唱詞的艱澀、身段的配合、以及音樂的節拍都為他帶來重重挑戰。「例如我哋平時行路時對腳係向前,但粵劇就有少少八字腳;又或者要將手語融入粵劇嘅身段,有時手語嘅手形就要改變。」惟黃耀邦表示,排練中最困難的便是要配合背景音樂︰「拉弦、吹管的樂器我都聽唔到,但好彩唔係我去配合樂師,而係樂師會配合我。」
跳舞出身的黃耀邦很快便懂得將自身舞蹈經驗融入表演之中,以自身的拍子感調整節奏。監制鍾珍珍稱讚「佢吸收得好快,呢個係我哋無預料到。佢除咗講唔到、聽唔到,同一個正常人真係完全無分別。」
同一天空下 健聽聾人無分高低
「我希望社會可以俾多啲機會聾人。」黃耀邦稱,過往看演出時,不僅少有聾人參演,而且一般不設手語傳譯、字幕等通達服務,變相剝奪他們欣賞藝術的權利。他感歎「其實好多聾人都有表演方面嘅才能,好可惜嘅係好少表演機會。」而作為少數群體的一員,他亦希望透過自己的經歷,鼓勵更多聾人投身藝術界︰「當有聾人上台表演,其他聾人觀眾就更加有興趣參與演出,可以形成一個好嘅循環。」
惟黃耀邦亦指出,目前香港有約15萬聾人,但手語傳譯員僅約50多人,即1個傳譯員要服務3,000名聾人,反映港府對聾人的支援嚴重不足。他期望政府可鼓勵更多健聽人士學習手語,並在一些藝術演出加入傳譯。他表示︰「藝術其實係無界限,而健聽同聾人之間都無分高低,唔需要分開兩個唔同的世界。」
監制:不同能力者 擁參與觀賞權利
戲曲中心小劇場粵劇系列第三部原創作品《奉天承運》(預演)是中心首個通達共融的製作,邀請聾人藝術家黃耀邦參演劇中角色,作品將於明、後兩天在自由空間預演。監制鍾珍珍期望,作品可增進觀眾對不同能力人士的認識,帶出他們亦擁有參與或觀賞表演藝術的權利︰「我無好標榜共融,真正的共融應係大家好自然咁共處一堂。」
實驗性質難回本 冀激發反思
「好多時表演場地都有無障礙設施,但其實我入戲院係想睇戲喎!」鍾珍珍解釋,現時香港在硬件設施上已相當完備,不同地方都設有無障礙通道、電梯等;但在軟件上,仍未有關顧社會上的一小部分人。
鍾珍珍自2014年起,已積極關注藝術作品的通達共融問題,包括推出口述影像、增設輪椅座位等,關顧有需要人士。直至創作新劇本《奉天承運》,鍾珍珍希望能給予自己一個更大的挑戰︰「我想加多樣嘢,要用一個disabled嘅演員。」
她坦言是次預演屬「實驗性」,未必受觀眾歡迎,不過她就笑稱︰「其實我哋就算坐爆咗都蝕架,都唔夠比電費。」但她強調,今次的嘗試是為投資在未來的作品及演員之上,刺激大家在共融上「想多啲想遠啲」。
至於日後會否繼續創作共融劇本,鍾珍珍則表示會先視乎《奉天承運》的反應再行決定,是次預演後,亦將再於明年10月在北京首演︰「新作品必須經過磨練,不停咁演去延續佢嘅生命。」
【TOPick診症室】拆解徵狀「火燒心」或患胃酸倒流 嚴重患者或須接受手術治療
HKETAPP健康台更多都市疾病影片:https://bit.ly/3cNFwr7
hket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立即下載:https://bit.ly/34FTtW9
記者:黃穎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