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心得】家有5個SEN子女育兒苦樂參半 雙職港媽:每個孩子都有天賦

育兒資訊

發布時間: 2022/11/02 17:38

最後更新: 2022/11/06 10:08

分享:

分享:

雙職港媽林碧儀,除了要照顧5名SEN子女外,還要上班,認真不簡單。

特殊教育需要(SEN)對許多父母來說,會視如「洪水猛獸」,惟恐影響孩子的成長。然而林碧儀卻擁有5個SEN小孩,並沒有一般父母對SEN孩的憂心忡忡,樂觀依然。因為她深信每個小孩都有其獨特的天賦,作為母親需要讓他們有機會發揮潛能,快樂地成長。

作為SEN孩父母,林碧儀(Maggie)選擇以積極及樂觀面對,並及早讓孩子得到適切訓練的重要。「既然是已成事實,與其怨天尤人,不如開心接受。我和丈夫皆喜愛孩子,所以早有共識。大兒子約在3歲時發現他有些固執和不合群的行為,經過學校轉介做測試後斷定為SEN。反而二兒子就較年長後,發覺情緒管理方面有問題才確定,三女兒則好明顯喜歡獨處,語言發展較慢;而四兒子早產了10周,輪到細兒子更是驚險,他一出世已無脈搏心跳,即時要進行心肺復甦超過兩分鐘後,才回復過來。因腦部缺氧而即時入深切治療部觀察,所以又順理成章成為SEN孩子。」她憶述說。

最新影片推介:

FB 設 SEN 孩專頁

大兒子今年14歲,每隔兩年生一個,四和五兒子則相差一年。這十多年的育兒歷程中,當然是苦樂參半,Maggie慶幸自己有信仰支持。「老實說怎會不累,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SEN特徵,而且要平均分配教導訓練的確需時,我惟有在工作以外,編排好自己的時間去幫助他們。」

這是他們的最近合照,是四兒子家旋6歲生日。(被訪者提供)

至於旁人的冷言冷語,她覺得沒必要放在心上。「以前孩子還小時,帶他們外出,都會招來不少人的好奇眼光,若然遇著孩子出現固執行為情況,如哭鬧起來,更會令途人竊竊私語沒家教。那刻當然不好受,但內心很快便自我調適,會對自己說,他們只是不明白,沒有甚麼大不了。」她笑言。

正因如此,令到她興起不如在Facebook開一個專頁,分享自己和孩子的日常生活點滴。「建立這個與同路家長分享資訊、交流經驗、互助互勉的平台,是希望讓更多人認識SEN,令大眾明白只要給予SEN孩子適當的鼓勵和協助,他們就能創造一個不一樣的空間,和你、和我、和所有人一樣可以發揮所長,甚至超出你我的想像。」

訪問疫下有心人

這位媽媽的行動力亦相當高,她不只在社交媒體開設專頁,還於今年的第五波疫情中,因着全家都中了招(除大兒子),令她想到不如讓孩子嘗試透過自身患病經歷,來做出一些有意義的反思,從中啟動孩子們的想像潛能。

「我和他們在這段居家隔離的日子裏,一起發高燒、喉嚨痛、極疲憊、沒胃口、骨痛等經歷,令到他們對新冠肺炎的病者有了一種切身的體會和理解,亦開始更加密切留意疫情的新聞報道。」她說。

能夠親身到現場和有心人做訪問,孩子特別興奮。(被訪者提供)

而在眾多的報道中,不乏一些疫下的好人好事。「這些好人好事就如沙漠中的綠洲,在充滿負能量的疫境中帶來希望,而我和孩子們都被這些事所感動,於是就萌生了一個有趣的念頭,不如我們去把這些好人好事記錄下來。」

她和孩子們坐言起行,開始聯絡一眾在疫下主動助人的有心人,並與他們進行訪問。

學習信心過程

Maggie為孩子找來的有心人層面很廣,每一個故事的主人翁都身體力行,盡自己的一點綿力去幫助人。當中有派飯、派物資、義務理髮、義務補習、義載的士等。「我和孩子記錄下來的,不單是他們在疫情下助人的事情,還有他們過去一些甚具啟發性的經歷。孩子們透過親身去採訪,更能明白到受訪者的個人經歷如何造就今天的他們,每一次訪問對他們而言,都是一堂寶貴的人生課。」她說。

大部份的訪問都以 Zoom 進行,二哥家浚和三妹家悅後來得知可以去到實體訪問,都很開心。(被訪者提供)

媽媽先搜集資料,再做聯絡,被訪者答應受訪後,便和孩子們商討訪問問題,她笑言做了10個訪問,但是10個訪問問題內容都是一樣的。「當然遇到些複雜的問題需跟進的話,就是由我來補問和追問啦!」

她續道:「最初他們都需要看着貓紙讀稿,一定不會像大人般有信心。但我覺得這是一個學習的必經過程,他們由最初好驚,到最後都算問得流利,已經是一大進步,當然還要多謝受訪者的包容。」

疫情下,有幾個訪問都需要透過Zoom視像形式進行,但也有可以親身去到現場,令孩子們興奮不已。

訪問結集成書

其中令三女兒家悅最感難忘的訪問,就是跟媽媽和二哥家浚到訪Jazz Bird餐廳(今年3月開設的餐廳,定期為確診者及弱勢社群派發食物及抗疫物資),親自與老闆Luna和Quincy對話。

家悅說最難忘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這是她人生首次的採訪,相當緊張,幸好兩位老闆都十分親切,不介意她照稿讀,還有問必答,事後還與她合照。

點擊圖片放大
+5
+4

家悅還透露自己無論是面對面採訪,或透過Zoom進行訪問,都使她眼界大開。她從未在書本上看過這樣的真人真事,要向他們多學習,在長大後盡力幫助別人。

Maggie說這些寶貴經驗真的不會在書本上學習到,她對女兒的感受更是感動。而更難得的是他們決定把採訪來的故事結集成書,然後把賣書的收益作慈善用途。

就如她於書中自序所言:就像眾多受訪者一樣,在逆境中發揮正能量,希望能感染大眾,推動積極的正向思維,逆境自強。

記者:郭秀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