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港怡執行總裁曾慶亷稱流失為開業最多 變招增半職員工招醫護
發布時間: 2022/11/07 00:00
醫護人手不足問題並不限於公營醫療,港怡醫院執行總裁曾慶亷接受本報專訪時亦坦言,近兩年院內人手流失情況為該院開院逾5年內最多,更透露曾經一間病房三分之一人突然辭職,「想請都請唔切」。背後原因除了移民潮,亦因市面上湧現不同日間醫療機構帶來「搶人才」挑戰。
曾慶亷指留意到Slash career(多重職業)成為新趨勢,故決定改變招聘策略,容許醫院增聘半職及透過中介聘請員工的比例,提供更具彈性上班時間,回應市場競爭︰「盡量用到市面上有的人手。」
曾慶亷:近兩年人手流失最多
港怡醫院執行總裁曾慶亷接受本報專訪時坦言,近兩年院內人手流失情況為該院開院逾5年內最多,牽涉不同職位,以護士人數最多;他透露,醫護除了移民至澳洲、英國等地外,市面上不同日間醫療機構湧現,亦為醫院帶來挑戰:
醫院(工作)一定辛苦啲,因為24小時運作,總有人要番夜更,或者唔好彩有個病人情況唔穩定,唔可以話夠鐘放工就走咗去,變咗要同番朝9晚5的工作搶人手。
為吸納人才,院方着眼兩大方面,其中一項為改變招聘策略,曾慶亷形容「醫療界從來都係比較傳統同保守」,習慣從小培育人才,冀醫療人員長年忠於一間醫療機構,但留意到Slash career(多重職業)已成為新趨勢,「今天來說,可能要用番員工做中心點。」現時該院全職員工佔整體9成,他透露正與人力資源部積極探討,容許增加聘請半職及透過中介聘請員工的比率。
上班時間更彈性 回應市場競爭
曾慶亷解釋,現時不少醫護冀發展多元興趣,舉例其急症室有數位醫生傾向值夜班,因早上會做瑜伽導師或照顧子女,「可以保持專業發展,又可以發展興趣,又可以照顧家庭」,因此他認為醫院需做到靈活變通,提供彈性上班時間回應競爭需要:
盡量用得到市面上有的人手。
曾續指,港怡醫院以往開一間新病房需要有30至40名護士工作,現時或用工作時數取代以人頭計算,「可以有70人,而每人只工作10小時」。他表示,一名全職員工每周工作44小時,而一名半職員工可只工作一半時數,甚至是三分之一;透過中介聘請的員工則可以工作更少時數,惟院方不會向其提供員工福利及培訓。
他強調,透過中介聘請的員工有別於以往「炒散」形式︰「以前當我一個星期唔夠人番工,我就打俾Agency(中介)搵2個staff(員工)來填補。」現時港怡醫院已與中介公司發展長期合作模式,「直情係每個月頭出更表時,已話俾佢(中介)聽我哋嚟緊預幾多工時你幫我fill(填補),並且有長期溝通了解,究竟啲護士準唔準時、水準係咪真係咁好,令到我哋可以夾得到。」
教學相長提升水準 吸醫生加入
另一方面,港怡醫院亦致力提升「產、學、研」,包括引入新晉儀器,如婦產科、外科機械臂及齊備藥物,目標成為東南亞Reference centre(教學中心):
我哋呢部新機係東南亞第2或3部引入,比較識用的人都喺我哋到,假設韓國或台灣引入,都要到港怡學,慢慢定位就變咗東南亞的中心點,亦令到更多藥廠或醫療儀器廠喺香港落地。
曾慶亷認為,隨「教學相長」,提升該院醫療水準,亦吸引更多醫生選擇前來港怡工作,病人亦自然受惠。
為填補本港醫護空缺,醫管局積極吸納海外人才,包括推出「大灣區交流計劃」等,港怡醫院執行總裁曾慶亷認為,內地並不缺工作機會,且內地醫療與本地最大差異為語言,如內地醫療紀錄主要用中文,本港則用英文;他建議港府可着重吸納馬來西亞護士,因精通中英兩語,又建議當局給予港醫療機構稅務優惠,由私營醫療出謀招海外人才。
籲供稅務優惠 私營醫療謀人才
醫管局曾表示會推出「大灣區交流計劃」,引入內地醫生、護士、中醫師及放射治療師等。曾慶亷直言,內地並不缺工作機會,本港公營醫療未必有優勢,且內地醫療人員與本地最大差異為語言,如內地醫療紀錄主要用中文,本港則用英文,故認為本港未必能吸引大量內地醫護。
曾慶亷建議港府加大力度吸納馬來西亞護士,因他們精通中英兩語,且當地中層人員薪酬較本港低,為減低他們來港成本,他建議當局可派員到當地為他們提供考核,如資歷合格便可過來工作。
此外,曾又提倡港府為港醫療機構提供稅務優惠,由私營醫療出謀招海外人才:
如果做齊幫他們(海外醫護)考試、供強積金、提供住宿等,可以節省稅項,我咪可以免費替你諗辦法囉。
最新影片:
政府派發電子消費券 一文看清最新商場商戶優惠:https://bit.ly/3xdMkJc
HKET APP健康台更多都市疾病影片:https://bit.ly/3cNFwr7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立即下載:https://bit.ly/34FTtW9
記者:鄧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