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攻「惡癌之首」肺癌 免疫治療突破治療新界限

特約

發布時間: 2022/11/21 12:00

最後更新: 2022/11/21 12:24

分享:

分享:

肺癌不單是本港最常見癌症,更是致命癌症之首。據癌症網上資源中心資料顯示,2019年已導致4,033人死亡,佔癌症死亡總數達27.1%。肺癌之惡,在於發現時往往已屬晚期。不過,五年多前在本港推出的免疫治療,在數據上發現對肺癌患者的治療尤其顯著,五年存活率為15-50%,為晚期肺癌患者增添一個選擇。

肺癌初期病徵難發現   冀港推肺癌普查方案

內科腫瘤科專科醫生龍浩鋒表示,現時全港每年約有5,600宗肺癌新症。肺癌屬腺癌,當中成因眾多,包括吸煙、家族遺傳、放射性治療後遺等。初期的病徵較不明顯,不少患者在後期才被發現,導致延緩就醫,即使經治療後延長存活期,也有很大的復發機會,因此成為本港頭號殺手。

一般肺癌可分為兩大類,分別是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小細胞肺癌主要與吸煙有關,其增長速度較快,更為惡性。然而,非吸煙者同樣有機會患上肺癌。龍醫生續指,普通咳嗽或為肺癌病徵,不容輕視當中的嚴重性,若處理不當更可引起肺積水,造成生命危險。若咳嗽帶有血絲、呼吸困難便需及早求醫,減低延誤發現的可能性。龍醫生概嘆,可惜現時香港仍未有肺癌普查方案,未能協助及早抽出潛藏早期肺癌患者,相比歐美地區的步伐較為落後。 

內科腫瘤科專科醫生龍浩鋒相信未來五年將有更多新式肺癌治療出現。

免疫治療聯合不同治療方案  拓闊肺癌患者選擇

可幸的是,龍醫生觀察到過去二十年肺癌的存活率有所提高,從以往晚期肺癌五年存活率不到10%,大大提升至15-50%。龍醫生認為︰「主要歸因於普羅大眾愈發關注肺癌的嚴重性,提升相關的防癌意識。」加上醫療發展日新月異,治療方法愈來愈多選擇,不但有更新的標靶藥去解決第一代標靶藥抗藥性的問題,更引入了免疫治療以及免疫治療聯合不同療法的聯合治療方案。

近年,免疫治療成肺癌治療新趨勢,無論PD-L1水平是否屬高表達。龍醫生提到,病人的PDL1抑制劑測試濃度超過50%,單用免疫治療效果會更佳,不過患有免疫系統疾病,如紅斑狼瘡症等患者,則不適用於免疫治療,但絕大部分個案也可使用,只是處方先後次序的不同,愈早使用更可延長控制病情的時間。再免疫治療也可配合化療混合使用,產生互補作用,適合PDL1抑制劑測試濃度低於50%,甚至低於0%。龍醫生表示,帶有基因突變因子的中晚期肺癌患者則可用標靶藥控制病情,若後續再加上免疫治療的效果更理想。

縱然免疫治療擁有不俗的效果,龍醫生提醒,「免疫治療並非百分百安全,仍有其獨特的副作用,如免疫系統因被激活而過分活躍,或會導致患者出現肺炎、肝炎、腎炎等問題,不過機率較低。」

盼政府增撥資源 推動發展步伐

職業生涯中,龍醫生除了在公院服務病人,也著手一些本地臨床研究並提供予國際參考。他回想曾遇深刻個案,「曾有名ALK突變的肺癌患者感到相當絕望,獲醫院轉介參與癌症研究,經用藥治療後,該患者數月後已不需坐輪椅,精神面貌大大改善。」雖然病人在享受了數年的人生後病情再度惡化而去世,但龍醫生為病人可在離世前再次好好享受幾年美好時光而感到欣慰,同時亦慨嘆癌症的變化萬千和生命無常。

雖然醫學界公認免疫治療在不同類型的肺癌治療上的效果,但即使在公院使用費用仍然高昂,不是所有患者都能負擔得起。龍醫生表示,政府推出的關愛基金有提供不少資助,假若病人的PDL1數值大於50%,即可申請資助免疫治療,減低經濟負擔。

本港醫學界在癌症的發展步伐持續邁進,龍醫生認為,香港對肺癌的研究相當豐富,學術層面上更屬亞洲領導地位。他相信未來五年將有更多治療肺癌的標靶藥出現,雙免疫、三免疫治療法將變得更為廣泛,更甚會有疫苗的出現。若政府未來能提供更多的資源協助醫學研究,無論是本港病人以至本港的醫療學術發展均能受到脾益。

本資訊由醫生提供,並由MSD支持以作公眾教育用途。HK-KEY-00583 Oct/2022

(特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