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闖中環遮打道 同建友善、無障礙社區

特約

發布時間: 2022/11/28 00:00

最後更新: 2022/12/02 09:59

分享:

分享:

「無障行者」是香港復康會一年一度的大型公眾教育活動,旨在讓大眾透過親身體驗和參與,了解殘疾和行動不便人士的需要,一同支持和打造無障礙自主社區。

「我們認為要賦權予殘疾人士有尊嚴地生活,推動共融,第一步是教育公眾,讓大家理解殘疾朋友日常生活遇到的困難,從而讓社會大眾明白發展無障礙社區的重要性。」香港復康會主席張偉良(Benny)說。為了讓大眾從心而發地明白和支持殘疾及行動不便人士的需要,今年復康會舉辦的「無障行者」特別以「破障‧心導行GO」為主題,鼓勵大家支持社會無障礙發展。

親身體驗 喚起同理心

「無障行者」是香港復康會的年度大型公眾教育活動,目的是希望社會大眾親身感受殘疾及行動不便人士在社會上遇到的困難和挑戰,從而喚起同理心,多加關注和支持共融社會。該會會長方津生醫生指出:「『無障行者』的意義在於讓公眾感同身受,設身處地明白殘疾及行動不便人士置身社區面對的挑戰,從而喚醒市民的同理心,支持發展無障礙社區。此外,我們亦希望培養大眾對社區環境的敏感度,留意各樣設施的設計是否能照顧不同能力人士的需要,從而促進構建無障礙社區。」

為了讓參加者可以真正體會到殘疾人士日常要面對的不同「障礙」,大會為參加者準備了不同的道具,讓他們模擬在看不到、聽不到、講不到、動不到的情況下,於社區不同地點完成指定任務。

大會的年度主題是「破障‧心導行GO」,要幫助殘疾人士衝破障礙,重拾新生,社會大眾必須由心出發,坐言起行予以支持。因此復康會今年進一步加強公眾教育部分,除了在上午的體驗賽加入親子組和學生組外,下午舉辦的無障礙嘉年華也邀請了不同的自助組織主持攤位活動,市民可以透過參觀展覽、現場體驗、真人圖書館等活動,與殘疾人士及病友直接交流,了解他們的需要。為加強向新生代推廣訊息,大會特別於十月及十一月舉辦中小學填色及標語創作比賽,培養年輕一代的同理心,關注殘疾人士日常面對的挑戰。

Benny表示:「我們希望可以慢慢把無障礙共融的意識滲透到社會上不同的層面。即使是一個普通人,如不幸意外受傷,又或是變成銀髮族,都會遇到同樣的出行困難,有可能需要倚賴無障礙設施。」他期望香港未來會更廣泛採用通用設計(Universal Design),全面照顧所有人,包括長者、殘疾及有不同需要的人士。

「無障行者」活動的參加者要在看不到、聽不到、講不到、動不到的情況下,穿梭社區完成指定任務。

與眾同樂 教育和推動共融社會

「無障行者」至今舉辦超過十多屆,隨着時代進步,社區的設施亦有所改善,是否意味活動已達成使命?方醫生指:「我們樂見社區設施的無障礙水平有所提升,然而,大家可別以為這已足以回應殘疾及行動不便人士的需要,只要大家易地而處,到社區走一圈,會發現殘疾人士經常要繞路才能達到目的地;一些無障礙設施也被健全人士搶先佔用。要實踐無障礙社區,還須大眾持續關注和配合。」

Benny稱,最初活動主要由傷健人士合組隊伍,隨着社會發展,他們開始意識到要賦權予殘疾人士有尊嚴地生活,推動共融,第一步是教育公眾,讓大家理解殘疾朋友日常生活遇到的挑戰,故逐漸發展成今天的活動形式。

方醫生(前排右三)多年來一直大力支持無障行者活動。

雖然社會的無障礙發展仍有待努力,但在各方致力推動,以及復康會的多年努力下,市民參與「無障行者」一年比一年踴躍,Benny和方醫生均表示,活動參加人數不斷上升,顯示各界對建構無障礙社會理念的支持度持續提高。

Benny稱:「愈來愈多年輕一輩參加並支持發展無障礙社區的理念令人鼓舞,讓我們看見希望。此外,商界是重要的持份者,不論是在無障礙社區設施的建造,如商場內的無阻礙通道和設施,以至支持發展無障礙工作間,支持殘疾朋友就業也十分重要。」他對於有更多具遠見和承擔的企業支持「無障行者」,參與推動共融社會感振奮,期望未來得到更多來自商界的認同和支持。

參與者人數逐年增加,證明了社會對無障礙的意識也在不斷進步。

方醫生則認為,在支持度提升後,下一步就要以實際行動來配合。「希望公眾多體諒殘疾人士,幫助他們克服行動上所有困難。政府和商界在設計不同設施和服務時,也要顧及不同能力人士的需要,為他們提供合理、適當的配套和支援。」

透過不同的遊戲和活動,讓參加者體會殘疾人士面對的困難。

雖然現時香港在無障礙發展和通用設計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只要大家願意多了解社會上不同能力人士的需要,願意多走一步,從心出發,為他人設想,相信不久的將來,香港會成為一個真正友善共融的社會,殘疾人士可與健全人士一樣,自主及有尊嚴地生活,建立豐盛人生。

社會離殘疾人士自主出行的目標尚有一段距離,香港復康會會長方津生醫生(左)與主席張偉良先生(右)期望各界繼續努力,推動發展無障礙社區。

感謝支持

(資料由客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