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樓之長:關愛社區 支援鄰里好幫手

特約

發布時間: 2023/01/11 00:00

最後更新: 2023/01/11 10:52

分享:

分享:

昔日獅子山下,街坊鄰里互相噓寒問暖、間或幫忙托兒及互借柴米油鹽都是平常事。雖然隨着社會轉變,鄰里之間的交流似乎越來越少,有時連鄰里姓甚名誰也不知道,但猶幸社區仍有不少有心人,樂意擔任「樓長」,默默守護街坊。 

究竟「樓長」是什麼?有何職責及特質呢?日前,「星級暖爸」陳柏宇跟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委員會主席關則輝(CF)就走到觀塘秀茂坪邨,化身「一日樓長」,為大家揭曉答案!

平凡街坊  非凡任務

柏宇跟CF平日工作及生活繁忙,鮮有機會接觸「樓長」的工作。面對這個全新任務,他們不約而同表示既期待又緊張,希望能發揮一己之長,盡力做到做好。

「樓長」其中一項主要工作就是定時探訪鄰里,關懷他們的情況及了解他們的需要。柏宇與CF前往探訪邨內家庭,其中柏宇探訪的湯婆婆表示:「我今年九十幾歲,一個人孤伶伶。幸好樓長定期來探我這個獨居婆婆,又帶我到公園散步,令我感到仍然有人關心自己,生活亦變得充實。」

柏宇探訪獨居婆婆,了解到「樓長」會定期探訪鄰里,關注他們所需。

至於CF探訪的基層家庭,屋內的雙職母親吉玲分享最初搬到秀茂坪邨的情形,當時人生路不熟,感覺十分徬徨,全賴樓長幫忙,讓她一家很快結識到其他街坊及認識周邊環境,安然適應新生活。她說:「有時我臨時要加班或有急事外出,未能找到親友代為照顧子女,住在附近的『樓長』都很樂意幫忙,讓我真切體會到遠親不如近鄰。」

基層家庭與到訪的CF分享適應新環境的點滴,指樓長提供了很多幫助。

只要有心 人人都可以是樓長

柏宇原本以為成為「樓長」,需要「身懷絕技」或有一些過人之處,但完成探訪、擺設社區資訊站、托兒等任務後,他深刻體會到幫助別人的秘訣是要「有心」。「每個人都有可以貢獻的地方,例如時間、人際網絡、專長等,只要大家對身邊的人主動望多眼、問多句、行多步,就算不是穿著『樓長』的制服,也可以幫助別人。」

小時候在慈雲山邨長大的CF表示「一日樓長」體驗猶如帶他回到六、七十年代的香港。「以前街坊都打開鐵閘,互相照應。『樓長』雖然只是普通街坊,但他們無條件關顧鄰里,編織互助網絡,為社區注入滿滿的人情味!」CF補充,這種鄰里守望精神,在疫境或危急時更顯重要,因為鄰里往往比居於遠處的親友或會下班的社工更能及時提供支援。

柏宇化身一日樓長,參與了托兒等任務後,明白鄰里互助,最重要是「有心」。

遠親不如近鄰,樓長計劃的推展,正有助街坊在社區重拾濃厚的「人情味」。

因應社區特色  支援不同需要

說起「樓長」的由來,CF表示社區投資共享基金資助首個「樓長」計劃時,正值非典型肺炎(SARS)肆虐,當時人心惶惶,鄰里關係疏離,情況有如近年疫情。因此基金資助機構在鴨脷洲邨及漁光邨發展首個「樓長」計劃,推動街坊貢獻所長關顧鄰里,建立互助互惠的文化,讓社區更有凝聚力。

社區投資共享基金資助樓長計劃在不同地區開展,有助推廣互信互助的文化。

有見第一代「樓長」計劃成功推行,基金乘勢鼓勵更多資助計劃因應不同的社區需要,開展「樓長」計劃。直至目前,基金已於全港不同地區資助超過130個樓長計劃,「樓長」的蹤影遍佈公共屋邨、鄉村、以至不適切住所等,成為基金資助計劃最具代表性的標誌。由觀塘民聯會於秀茂坪邨推行的「秀親情 · 鄰舍關護計劃」是其中一個樓長計劃。計劃社工陳澤輝表示:「秀茂坪邨有不少長者居住,因此招募有心有力的居民成為樓長,在邨內推動互信互助的文化,支援長者居家安老的需要。」

CF希望他跟柏宇的體驗啟發市民對社區這個「家」更有承擔,甚至身體力行加入「樓長」行列,將鄰里守望相助的精神承傳下去。

有關社區投資共享基金

於2002年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成立,在社區推行多元化的社會資本發展計劃,推動市民及社會各界發揮凹凸互補精神,齊心建立跨界別協作平台及社會支援網絡,從而建立互助互信、守望相助、社區凝聚力等社會資本,讓個人、家庭及組織互相支援,令社區能力得以提升。

基金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ciif.hk
基金網頁www.ciif.gov.hk 

(特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