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母語日】廣東話音樂啟蒙書以兒歌傳承香港文化 免廣東話漸漸消失不見
▲ 今日(21日)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訂立的國際母語日,目標是向全球宣傳保護語言的重要,避免地球上語言大量消失。(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訂明每年今日(2月21日)為國際母語日(International Mother Language Day,IMLD ),目標是向全球宣傳保護語言的重要,促進母語傳播的運動,避免地球大部分語言的消失。既然是這樣,我們當然要唱好廣東話,或者對時下小朋友來說,現在要他們唱一首兒歌,大部份都會選擇《Baby Shark》,但除此之後,還有哪首會令你記得?
最新影片:
從上世紀六十至九十年代,家家户户的小朋友對廣東話兒歌都耳熟能詳,甚至會有一年一度的兒歌頒獎典禮,成就一首又一首經典回憶。適逢今日是國際母語日,天晴童謠最新推出全港第一本廣東話音樂啟蒙書《小小鋼琴家》,目的是讓小朋友在唱遊中學習語文同認識廣東話文化。
「贏在起跑線」令廣東話被邊緣化
88.1%香港居民的母語是廣東話,但英語一直被視為「精英」語言,「重英輕中」的教育文化令下一 代的語文基礎薄弱,更失去認識傳統文化和本土歷史的興趣。天晴童謠創辦人波波姐姐的一直憂慮廣東話很快會消失,於是成立「天晴童謠」,透過創作和重製經典廣東話兒歌,讓家長在選擇播放兒歌影片時有多一個選擇:
我小時候就是聽這首兒歌,即使現在長大了,某幾首兒歌都記在心入面,教曉我很多做人道理。這個年代的小朋友兒主要都是聽英普兒歌,甚至會將英普作為母語,如果連香港小朋友都不再說廣東話,我們的文化仍會存在嗎?所以我創作廣東話兒歌,用兒歌承載香港文化,承傳比下一代,希望可以成為佢地成長的養份。
邊玩邊學音樂、語文和德育
《小小鋼琴家》內以彩色編碼發聲鍵盤和十三首廣東話兒歌樂譜,是次義賣部份所得會捐贈本地慈善機構「愛心飯團」,支援基層及長者。
兒歌不僅是洗腦口水歌,我們小時候在兒歌中學到了不少傳統價值和道理,例如講述團結的《一支竹仔》,或是在歌曲當感受到廣東話的語感,好像《月光光》等,所以我們相信這一代的小朋友也需要他們的兒歌!
hket App儲積分換獎賞︰https://bit.ly/3ClEy1R
【名師試題教室】睇片連工作紙 中英數必學單元︰https://bit.ly/3sEeM3Q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立即下載︰https://bit.ly/34FTtW9
TOPick推出「Band1學堂」,更多教育升學資訊︰https://bit.ly/3a6HT6T
責任編輯︰王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