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大計】為2024龍年生BB作準備 婦產科醫生提醒準父母6大須知

醫生診症室

發布時間: 2023/02/23 16:37

最後更新: 2023/02/23 16:39

分享:

分享:

2024年的生肖屬龍,不少人都希望生個龍年寶寶,婦產科專科醫生李閏婷為準父母提供6大須知事項。

兔年剛至,怎麼又要為龍年張羅?正所謂望子成龍,龍年向來是生育高峰年,部分家長心儀生個龍仔或龍女。而且,十月懷胎要早作準備,並不是懷孕時才攝取葉酸及營養,孕前作體檢,也是重要一環。
計劃「造人」父母,現在閱覽這篇文章正是時候。

磨拳擦掌、雄心勃勃籌劃生育大計,可先參考婦產科專科醫生李閏婷提供以下的6大須知:

1. 產前強身健體

男女都要保持健康生活習慣,飲食要均衡、定時做運動,保持在理想體重。

她表示,女士在未懷孕前多做適當適量運動,絕對有利健康,除較能保持理想體重,減低妊娠期部分併發症如妊娠糖尿病,因此病與肥胖大有關係。另一方面,肌肉得到鍛練在孕期可減少腰痠骨痛,而且生產過程中需要用到腹部和四肢肌肉及大量體力,平日適量運動有助產程更順利。

女士在開始懷孕前3個月已需攝取葉酸,每日最少服用400微克葉酸,直至懷孕時頭3個月,以預防胎兒出現神經管缺陷,這是BB腦部及脊柱發育的重要部分。

女性月經不規則,時早時遲,排卵期就變得難以預測。(iStock)

2. 雙方孕前體檢

孕前檢查男女都包羅其中有量度血壓、體重、身高,以了解有否過重及肥胖情況。

抽血驗Rh因子、血色素及從平均紅血球容積(MCV)可作為地中海貧血症篩查。另外尚有病毒測試包括乙型肝炎、梅毒、愛滋病及德國麻疹等。

女士同時建議做一個超聲波檢測,評估子宮及卵巢狀況,是否有肌瘤、腺肌症、卵巢囊腫如朱古力瘤等。以上有機會影響懷孕機會,以及妊娠時導致併發症,檢測無事就比較安心。

男士最後要接受精液測試,分析精子數量及形態、精子活動能力。

3. 遺傳病檢測

父母最憂心可算是遺傳病,遺傳病有不同情況,如隱性、顯性,X染色體的遺傳病,香港人最常聽到是以上提及的地中海貧血症。

李醫生指,地中海貧血症基因攜帶者,即隱性及無徵狀的佔人口8%,若父母都是隱性基因攜帶者,當事人都未必知道,不少是透過驗血知悉。若屬隱性地中海貧血患者,父或母一方是重型,需長期輸血,而另一方是正常,下一代一定是此症基因攜帶者;如父母都屬重型患者,所生的子女也一定是重型地中海貧血症患者。若雙方是屬於同一類型的地中海貧血基因攜帶者,那胎兒有25%成為重型地中海貧血患者;50%帶有地中海貧血基因;25%完全正常。

自知有遺傳病,如何決定生育下一代?「頗視乎顯性或隱性的遺傳病、父母雙方健康狀況等,以上各有不同風險。如兩人都是遺傳病患者,父母應商議決定是否繼續懷孕,醫生則不建議生育;如果是隱性遺傳病一方是重型另一方是基因攜帶者,甚或兩人都是基因攜帶者,可透過人工受孕(IVF),於胚胎未放入媽媽身體內孕育時,先取胚胎細胞作基因測試,觀察胚胎有無受影響。」以上方法適用於隱性及顯性遺傳病,以及X染色體遺傳病等。

點擊圖片放大
+4
+3

如準媽媽已懷孕,亦可透過產前診斷如羊膜穿刺術,俗稱抽胎水取胎兒染色體,誠然這方法屬入侵性,因此宜在懷孕前已做好準備,了解自己及伴侶有否遺傳病。

除地中海貧血症,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也是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4. 停止避孕

女士服用避孕藥或使用避孕環的,一停用已能恢復生育能力;每3個月注射一次單一賀爾蒙避孕針的婦女,則需6至12個月甚至18個月才恢復懷孕,有生育計劃者,宜及早籌謀。

5. 計算排卵期

不知從何時開始,坊間有云想成功懷孕,宜養精蓄銳,採取「一擊即中」法,李醫生並不建議每月只行房一次,因未必「如願以償」。「其實用盡方法,也未必知道確實那一次行房能成功懷孕。而且男士精子長期積聚身體,會影響精子質素及活躍程度。欲增加懷孕機會,夫婦間兩至三日宜行房一次。」

事實上,有不同方法可預計到排卵期,女士可留意3至6個月經期狀況,從中可見月經規律,排卵期預計在下一次經期第14天前,精子可逗留女士身體3至5日,卵子排出後可逗留12至24小時,最容易受孕階段是排卵期前5天至排卵那天。「當預計到排卵日,就不要只是這天才行房,這數天兩至三天行房一次,增加受孕機會。」部分女士經期飄忽不定,以上預期排卵期方法未必奏效。

李醫生建議,當預計到排卵日,就不要只是這天才行房,這數天兩至三天行房一次,增加受孕機會。(iStock圖片)

有女士使用試紙來測量體內賀爾蒙促黃體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簡稱LH),預計排卵日子,也是可取方法。較不建議是溫度體溫預計排卵期,因內在外在影響因素眾多,如輕微的傷風感冒,體溫也可受波動,準確度成疑。

6. 一年未成功視為不育

有正常性行為,如一年內仍無法懷孕,定義為不育,宜諮詢醫生意見。如女士有高危因素如超過35歲,正常行房半年而未能成功懷孕,要檢查是否卵巢質素有問題、曾發生盆腔發炎、子宮內膜異位症等,都可增加不育因素,不必等待一年已可找醫生盡早跟進。

年紀大生育風險增

常言「有仔趁嫩生」,原來所言非虛,根1據統計處的報告,香港女士首次生育年齡中位數由1991年的28.1歲,升至2021年的32.6歲。李閏婷醫生引述美國生殖學會數據,有正常性行為,30歲女士每月周期自然成功受孕率為20%、40歲或以上受孕率少於10%。「年紀愈大,同時會增加小產及胎兒染色體風險,一般女士小產風險為10%-20%,至45歲已躍升至超過50%。至於染色體問題如唐氏綜合症,30歲以下孕婦的胎兒風險會少於0.2%,至35歲風險約為三百五十分之一,40歲已增至百分之一,45歲更是三十分之一。」

以目前醫學技術,小產難以預計,無創性胎兒染色體篩查則可評估胎兒患上染色體問題的風險,如唐氏綜合症、染色體微缺失、巴陶氏綜合症及愛德華氏綜合症,準確度逾99%。

記者:周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