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腦癌面癱中大生建精神義工平台 為情緒困擾者提供支援網絡

健康資訊

發布時間: 2023/03/17 17:01

最後更新: 2023/03/17 17:02

分享:

分享:

腦癌面癱中大生陳尚懿(左)建精神義工平台,為情緒困擾者提供支援網絡,圖右為用桌遊讓中學生大學生以遊戲方式深入了解自己。(被訪者提供)

因兒時患上腦癌,受病情影響使陳尚懿(Michael)外貌與人不一樣,雖受過欺凌與杯葛,也無減他一顆助人的心,讀大學時成立關注情緒健康的組織「同行鳥」,本着接納、同行、兼善之心,倡導情緒分享,助人自助。

Michael幾個月大時患上腦癌,腫瘤壓著神經綫影響了右邊面部肌肉、眼睛、耳朵及手腳協調。「年紀幼小對事件並不深刻。只記得幾歲開始已要做物理治療、每隔一、兩個月就要往返醫院覆診。」

他右眼只看到一至兩成,右耳則完全聽不到東西,因此他習慣坐在人家的右方,才聽得清晰。

怕開刀會影響腦部神經綫,他的腦腫瘤至今仍未清除,兒時曾開腦視察情況,之後施以化療和電療。其後病情漸趨穩定,腫瘤無變大或縮小,目前每半年至一年覆診一次、5年一次大檢查進行X光、磁力共振。「前一年我做了一個手術,從右小腿肌肉移植至右臉,使原本下陷的面頰較飽滿。」

屢敗屢試終圓入大學夢

他中學時無心向學,沉迷打機,曾留過幾年班。轉捩點是有一次聽到一個與他同留班的同學入大學的經歷,推動決心要踏入大學門檻,礙於學業基礎不紮實,經歷3次DSE成功入讀了副學士,兩年後終如願入中文大學修讀政治與行政學系,現正攻讀社會工作碩士。

Michael去年尾獲得由民政及青年事務局與義工發展局合辦的傑出義工獎。(被訪者提供)

Michael大一時參與了不同的社會服務,敲定了精神健康這一主題,2019年杪他大學二年級,與志同道合同學成立關注情緒健康的組織「同行鳥」,對象本為中大學生,有見同學們考試時面對不少心理健康問題,成立此組織是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並推廣認識精神健康。

萬萬想不到,「同行鳥」成立了幾天便爆發新冠疫情,於是轉移為全港性精神健康組織,以綫上活動、訪問情緒病患者,藉以減少大眾對情緒病的誤解,對象年紀主要為20多歲年青人,也擴展至中學生及中年人士。他們的活動內容包括:

真人圖書館

以訪問作先導介入方法接觸情緒病患者,建立信任關係後邀請他們作為分享嘉賓,因為同行鳥義工發現很多情緒病患者,其實十分樂意分享自己的事,以過往的心路歷程幫助他人面對情緒困擾,但礙於社會污名化而導致他們缺乏平台分享。這個「真人圖書館」,期望提升情緒病患者的社會自信,更願意與他人分享及交流。

「同行鳥」義工聚會。(被訪者提供)

朋輩支援計劃

得到中大聯合書院及新亞書院資助,與思健學院朋輩支援員同學會合作,並招募一群大專義工作同行訪問員,在疫情期間與情緒病患者同行,以綫上會談方式讓他們傾訴。「未必所有人都需要治療,傾訴並給予一個喘息空間更為重要。我們重視朋輩支援網絡,期望每人都可關心身邊朋友,彼此同行面對情緒困擾。」

《同行夢想卡》桌遊

同樣得到中大聯合書院及新亞書院資助,設計及印刷了100套桌上遊戲。「我們發現3年疫情令中學生甚至大學生缺乏生涯規劃,現時與不同非牟利機構及學校合作,期望經桌上遊戲令學生學習生涯規劃及情緒管理知識,從遊戲中增加同理心、求助意識及助人技巧。」

受亞太區青年基金邀請分享義工工作。(被訪者提供)

聆聽技巧須知

接觸情緒有問題的人,Michael指積極聆聽是必須的。「口裏說明白對方,但更重要是身體上的語言配合,如積極聆聽時,雙腳會自然向着對方或身體傾向前,如朝向相反方向,其實是帶有逃避、不想聽的意味,這些作為義工都要注意。」

已有輕生甚至付諸行動的情緒不穩定患者,義工與對方傾談時,勿提及自殺及死亡話題,以免令當事人回溯有關畫面,勾起記憶,當事人有甚麼不想談及的,也不應勉強。

如個案較嚴重,如有尋死念頭,由於義工們都是學生沒有專業醫學背景,只能做一些簡單輔導,在訪問中建立關係,如情況無改善,會將個案轉介予專業社工。

記者:周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