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專訪】IT專才廿載春風化雨成特殊學校校長 以科技發掘智障學生潛能謀另類出路

升學教育

發布時間: 2023/03/22 15:10

分享:

分享:

鄭裔威自留學英國取得碩士學位後,便在當地從事資訊科技工作,回流香港後投身特殊教育,堅持了二十多年,成為道慈佛社楊日霖紀念學校的校長。

即使在特殊學校,道慈佛社楊日霖紀念學校校長鄭裔威指出,要打破「求學是求分數」的傳統觀念絕不容易。近年學校引入不少科技應用,建立自主學習氣氛之餘,更落力發掘學生的不同潛能和天份,為將來謀求更好的出路。「智障人士的工作選擇不只限於快餐店、貨倉等,輕度智障人士可以有更多有前途的選擇。」

半途轉換工作跑道的鄭裔威,自留學英國取得碩士學位後,便在當地從事資訊科技工作,笑說「對機器多過對人,每日只幫電子公司做程式賺錢」,跟他從小培養的助人精神完全沾不上邊。後來他毅然回流香港,同時回歸初心,跑到特殊學校當助教!這選擇令一眾親朋好友大跌眼鏡,更換回「你真有愛心」的不以為然回應。如今他堅持了二十多年,成為道慈佛社楊日霖紀念學校的校長。

父母言行身教對鄭校長影響甚深,從小見爸媽每逢周末假日都周圍行善幫人,將媽媽教導的「你要明白自己得到的,然後再付出」謹記至今。加上回想童年轉校當插班生的陰影,在以成績主導的學校中,他眼見不少成績差學生受欺凌,原來當時早已悄悄埋下改革教育的雄心壯志。

校長對科技教育應用的追求並未停步,不時參與程式員的研發工作。

別再自我標籤

鄭校長直言特殊學校一向受到歧視,這條教學之路走得確實艱辛。眼見不少家長抗拒小朋友入讀特殊學校,總是怕從此被標籤,甚至有「一生就此毀掉」的謬誤。他無奈道:「我們收到好多中二至中六的插班生,大部分在主流學校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欺凌,十個中有九個學生是需要見精神科醫生。」不少家長是直到小朋友學校生活情況極度惡劣時才正視問題。「若在小一時已入讀特殊學校,在關愛的環境下慢慢建立自信、人生價值,總比在主流學校支撑不下去時才轉校來得好。」

鄭校長稱,有些以往在主流學校被欺凌的,來到特殊學校後會模仿這些行為去欺凌同學,但有更多插班生情況讓鄭校長甚為難過。「別以為小學被欺凌的黑暗回憶會忘記,無形的影響是跟隨一生的。」當中有位自閉症的小六插班生,初轉校時曾對校長大叫「我知我係一隻狗,校長我係咪一隻狗?有人話我係一隻狗,汪汪汪汪......」難以想像他在主流學校的6年生活。幸好在眾多老師的愛護和勉勵之下,學生現已中六畢業,雖然仍有社交障礙,但情緒和自我價值方面已大有改善。

鄭校長寄望家長或學生都以「只跟自己比較」為目標,不需受限傳統的價值觀。(劉妙賢攝)

關顧再多一點

鄭校長認為特殊學校要營造出開心和關愛的環境。「在特殊教育中,每位小朋友都是獨特,錫學生多些,他們感受到的。」就如他剛做老師時,面對情緒失控的自閉症初中男生,因理解到此症狀學童對某些事物執着又堅持的特性,溫柔平和的安撫,絕對比命令呼喝來得更有效果。即使最後在拉扯中,令鄭校長的左手手掌韌帶斷了,他亦從未曾責怪學生。

鄭校長直言多得老師團隊的支持,讓他可大膽將不同創新想法融入校園和教學之中。(劉妙賢攝)

「雖然很痛、要做3次手術及長期固定左手腕等,十分辛苦,但從中讓我明白老師與學生不只是建立學術上的師生關係,還要多留意學生的情緒及社交發展。」有趣是從此每當這位男同學情緒失控時,只要見到鄭校長便會慢慢平靜下來。「他們有時候是不懂得表達,但會意識到自己做錯了,從中學會不能再犯。」

科技有助發掘潛能

鄭校長一直強調學生的全方位發展,在著重學術、關顧心靈之外,亦多得他的IT專才背景,能以不一樣的角度來打造非一般的特殊學校。走進校園到處都是科技的影子,有結合電子遊戲的體育堂、科技輔助的體適能訓練、外出比賽的電競隊,或是小至花圃上的一枝太陽能花球燈等,全都帶有科技元素。為的是建立學生的自信心、對自我的肯定,甚至為將來就業打好基礎。

點擊圖片放大
+4
+3

他們的體育課甚為精采,用上大屏幕、平板電腦、觸控感應等,以節奏動感聲效來擺脫死板的課程。就如不少學童都不喜歡走動,出現體重過重的問題,鄭校長跟體育老師便特地引入高科技,來提升同學對「郁動」的興趣。先從玩電子遊戲開始,如跟隨大屏幕的指令拍打波點,跟同學比賽鬥高分,簡單有趣。

位於地下的小型健身室,划艇機、跑步機、負重工具等一應俱全,還有老師當值指引解決安全問題,漸漸令不少學生喜歡了「操肌」。其中一位高中同學更練出胸肌與強勁的臂彎,引體上升可做出5下的出色紀錄,比消防員體能考試的3下標準更高。他後來更漸漸對籃球、羽毛球產生興趣,向著港隊、體適能方向的目標進發,也建立正向有自信的人生態度。

學校設有電競室,找來真正的賽車手做導師,更會組隊外出參賽,拿下不少佳績。(劉妙賢攝)

鄭校長寄望學生能夠真正地快樂成長。「不要以為自己是特殊學校,就低其他學校一等,要記得比賽時也可力壓對手。」學生從中獲得滿足感之餘,也可培養「只跟自己比較」的正向精神。

記者:劉妙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