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科技】威院去年引入可移動式電腦掃描儀 術中掃描導航手術提高精準度

社會

發布時間: 2023/04/06 00:00

最後更新: 2023/04/08 20:32

分享:

分享:

(醫管局提供)

不少外科手術均要使用電腦掃描,協助醫生了解病人情況。不過,過往病人普遍需要前往X光部掃瞄,才返回手術室開展手術過程。

威爾斯親王醫院獲善長捐款一部新款「手術中電腦斷層掃描儀」,供病人於手術室內完成掃描,並可以進行術中掃描程序。去年3月至今約一年,共57名病人於手術中應用,包括骨科、腦外科以及耳鼻喉科等手術。

新款掃描儀設於手術室內,相較過往需運送病人至X光部,節省約35分鐘移動病人的時間。威爾斯親王醫院神經外科顧問醫生陳達明表示,過往由於移動病人的風險因素,大部分手術均不會於術中進行掃瞄。但透過新款掃描儀,醫生可以為病人擬定手術計劃,於手術前、中及後進行掃描,以提升手術的精準度。

以前同事只喺睇住舊地圖,如果有整路並唔知道,呢家有術中掃描可以即時update(更新)。

威爾斯親王醫院神經外科顧問醫生陳達明

應用範疇廣泛  嚴重柏金遜症病人可全身麻醉進行手術

新款掃描儀可用於需接受脊柱手術的病人。外科榮譽副顧問醫生陳遠忠表示,這類病人需安裝螺絲固定及復位,過往需要憑經驗施術,螺絲如果稍為深入,可能傷及大血管及神經線,不過過往難以察覺。利用新技術進行術中掃瞄,即使螺絲較預算深入毫米,亦可以及時作出調整。

新款掃描儀亦應用於需接受的「深層腦部電刺激手術」的嚴重柏金遜症病人。陳達明指,過往病人進行手術前需要停藥24小時,由於病人只可進行局部麻醉,於清醒的狀態下做手術,以確認手術期間電極的刺激準確,令病人停藥下需承受明顯的病徵以及不安。透過新掃描儀下,醫生已有信心毋需病人的確認,可以全身麻醉進行手術,減少病徵帶來的影響。

60多歲的陳先生於2015年確診柏金遜症,無法自行起床,並需要用拐杖才可以行走,直至去年9月接受手術。他指,得知如使用半身麻醉「好辛苦、郁唔到」,坦言對半身麻醉感害怕,不過利用全身麻醉可以更快及準確。現時進行手術後,用藥的數量減少7成。

每年可為120-150人進行手術

陳達明表示,57名接受手術的病人中,50名是進行腦外科手術,其餘分別是進行骨科及其他手術,其中膠質形式腫瘤、畸形血管以及動脈瘤手術,均是優先可以進行的手術。威院團隊更指,與痛症科的醫生商討後,亦發現有機會可用於痛症的治療當中。

團隊指,57次手術當中,有5宗手術按臨床情況實時更新計劃,15宗手術的精準度獲提升,並及早發現9宗手術的併發症風險,陳達明相信,隨著儀器完全投入運作,未來一年可以為120-150名病人進行手術。

點擊圖片放大
  • 新款掃描儀可以於手術室使用,並可作移動。(醫管局提供) 患有柏金遜的陳先生透過新儀器輔助採用全身麻醉進行手術。(陳儀儀攝) 新掃描儀可以提高骨科手法精準度。(陳靜儀攝)
  •  

     

    HKETAPP健康台更多都市疾病影片:https://bit.ly/3cNFwr7

    hket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立即下載:https://bit.ly/34FTtW9

    記者:陳展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