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銘逝世】朱銘曾向中大師生分享「快刀」創作心法 中大:《仲門》對中大成員意義深遠

社會

發布時間: 2023/04/23 21:11

最後更新: 2023/04/24 11:37

分享:

分享:

2011年,朱銘到中大發表題為「藝術即修行」的演講。(中大網頁圖片)

享譽國際的台灣當代藝術家朱銘(本名朱川泰)昨日(22日)於台北市家中離世,據台媒報道朱銘疑因久病厭世輕生,終年85歲。他生前遺下經典雕塑藝術作品,包括早年轉贈香港中文大學的《仲門》,中大今日發聲明,對朱銘離世表示婉惜,形容《仲門》對中大成員意義深遠。朱銘早年獲中大頒授榮譽文學博士學位時,曾親身向學生破解關於穿過此「門」便不能畢業的傳聞,更分享他的創作心法,以「快刀」修出自我風格。

最新影片推介

中大聲明表示,對朱銘離世表示婉惜,並對其家人致以深切慰問。中大指,朱銘是中大榮譽文學博士,多年來致力推動藝術教育和藝術品修復,對發揚藝術和文化傳承有傑出貢獻,「朱銘博士的作品深藏東方精神,融合傳統與現代的獨特藝術表現,創作上不斷追求革新,其位於大學本部的「太極系列」作品《仲門》,於1987年12月揭幕,是中大本部重要地標之一,更對中大成員意義深遠。」

  • 朱銘(中)偕同其妻子陳富美(左1),與時任中大校長沈祖堯(右1)於《仲門》前合影。(中大網頁圖片) 朱銘於2011年獲中大頒授榮譽博士學位。(中大網頁圖片) 朱銘雕刻的《仲門》至今仍豎立在中大百萬大道烽火台。(資料圖片) 朱銘雕刻的《仲門》至今仍豎立在中大百萬大道烽火台。(資料圖片)

豎立在中大百萬大道烽火台上、即中大圖書館前廣場的大型雕塑《門》,便是出自朱銘手筆。這座雕塑於1987年12月揭幕,後來更名為《仲門》,是中大著名地標之一。

朱銘於2011年底前來香港領取中大頒授的榮譽文學博士學位時,曾到中大發表題為「藝術即修行」演講。據中大網頁上載當年訪問,指朱銘向在座逾500名聽眾說起當初創作《仲門》的故事:「我刻的時候,用意是成功之門。……如果從那邊走過去,你保准會畢業……」而朱銘早年回校早已聽聞中大生之間流傳穿過此「門」便不能畢業,朱銘這段開場白似是回應這段傳言,即引起聽眾哄堂大笑。

中大引述,朱銘在演講中闡述他的藝術觀和創作理念,強調修行的重要。他把人比喻為一個容器,出生時全是本我,以後每學一樣,就丟失一部分自己,到了最後,變成滿滿是別人的東西,這對創作來說反而是障礙。所謂「修行」,就是要把所學到別人的思想、觀念、辦法忘掉,找回自己內心中的本性、修出自己的風格。他說:

為了達到忘記這個目的,我有一個方法,就是用快刀。

那就是要在腦袋思考之前,已經下刀了,讓思想跟不上下刀的速度,進入渾然忘我的境界。如此,會有「讓我自己都沒有想到的東西產生出來」。朱銘認為這樣刻出來的東西才能自然活潑。

此外,他認為要修出自己的風格,還要認識祖先,

認識祖先,才能認識你自己。那麼,你才有你自己的風格。祖先幾千年智慧的累積,一代一代傳到我們頭上,那是很大很大的寶藏。

中大《仲門》屬於朱銘「太極系列」作品,他發表演講時已停止創作「太極系列」,而是推出其後也廣為知的「人間系列」。他當時解釋:「『人間』這兩個字太大,甚麼都包含在裡面。所以我刻『人間系列』的時候,就等於一個人解放了。」

HKETAPP健康台更多都市疾病影片:https://bit.ly/3cNFwr7

hket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立即下載:https://bit.ly/34FTtW9

責任編輯:馮琪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