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病】突破輪椅限制大學畢業搵工卻碰壁 肌萎患者:最想尋獲長工證明能力
發布時間: 2023/05/02 18:11
最後更新: 2023/06/13 16:09
馬汐嶢(Elaine)今年30多歲,是一名脊髓肌肉萎縮症患者。她沒被桎梏所限努力向上,終獲取大學學位。可惜這名大學生,渴求覓得一職,搵工卻處處碰壁,多年來只是做散工和兼職。
她希望藉工作展現到自己的能力,也希望賺到的錢可以更換電腦,為分享輪椅人士生活的頻道剪片,她的願望縱微小,卻意義深遠。
馬汐嶢從媽媽口中得知,在她5個月時,發覺不懂得轉身、頸又乏力,與其他嬰兒不大一樣,看醫生後卻找不到原因,父母帶她四處求醫問診,終在3歲時進行了肌肉檢測後,確診患上罕有病脊髓肌肉萎縮症(SMA)。
父母帶着這個獨生女,從小造訪不同醫生,花了許多時間也未找到原因。終於確診了,為改善女兒的活動能力,常帶她去做推拿。「其實作用都不太大。」Elaine說。
腳踩在地上的感覺她沒有感受過,因由始至終她都沒邁過一步,一直依靠輪椅代步,小時候則由父母手抱。由幼稚園至中學,Elaine都是讀特殊學校,在校園裏有相應設施,輪椅使用者也很方便,但上學前的一段交通,她可謂歷盡艱苦。「以前的校車是沒有點到點的,家人帶我去一個較近的車站送我上校車,要坐一段時間才回到學校。當時家住屯門,我要大清早起床,記憶中等校車時都是又冷、又累又眼瞓。」
讀特殊學校的時光,她認識了不少朋友,知道並非只有自己是這樣,有同路人陪伴一起成長、說話投契,日子過得愜意。
做矯正脊骨手術曾停學
她的脊骨因為肌肉不夠力導致脊柱側彎,影響心肺功能,中學時她曾做過一矯正脊骨的大手術,術後留下的疤痕,由頸項至臀部長長的一道。而且手術後自此身體變差,活動能力反不及之前靈活,有一段很漫長的休息期,未能上學。
自言成績維持中規中矩,合格跟得上的Elaine,考上嶺南大學讀哲學,3年的校園生活頗享受,惟她坦言,同學之間總有點不明白她的處境,如她身體上的限制,彼此有少許鴻溝。「但他們都是friendly的,上課時會主動幫我開門,而且部分課室狹窄,同學會替我搬開桌子,讓我的輪椅可進入。」
對於殘疾人士來說,能夠順利大學畢業,算是較佳學歷。「我當時也希望有一個較好的學歷,找工作會順利一些,但自知也有好多限制,如身體、交通、工作環境等,一般寫字樓工作環境大多狹窄,難以容納一部輪椅入去及移動,我在家部輪椅都會撞到家具,何況在office呢?」
畢業後多做散工
Elaine大學畢業後一如其他同學到處求職,但處處碰壁。例如有機構聘請聽電話的接綫生,面試時給她一部計數機作計算,她的手按計數機十分緩慢,結果當然求職失敗。
她轉而尋找在家工作的工種,斷斷續續做過幾份工,如客戶服務、電話配對、Cold Call等。畢業至今十多年,最長一份正職是當了兩年多的補習老師,教初中學生英文,惜新冠疫情肆虐而暫停。
殘疾病人最煩惱是找工作,更常常在就業抑或領綜援資助感到兩難。「很多罕見病人都與家人同住,復康用品及一切所需,所有的經濟壓力都落在家人身上,對他們也是不公平及無辜的,那麼辛勞賺錢,就是為罕病家人買復康用品、買部輪椅,病人與家人為此爭執是常有的事。」
疫情令就業市場出現轉變,殘疾人士可一如其他打工仔選擇在家工作。「社會對Home Office的接受程度大大提高,僱主可考慮多用殘疾人士。」她目前有一份兼職工作是在家為一個酒店遙距操控機械人,開視像為住客迎賓、解答客戶服務的問題,或有小朋友與機械人傾偈,都是Elaine日常職責。一個星期返6小時,每月賺取千多元。
搬離父母決定自住
Elaine多年前有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決定,搬離父母的護蔭獨居。「我中學時是住宿舍,搬回家爸爸媽媽要長時間照顧我,長遠來說他們的身體未必能負荷。而且父母年紀漸老,我想給予他們自由,我又需要自由,就嘗試申請公屋,並以綜緩下的聘請外傭照顧者津貼聘用外傭照顧我的起居生活。」她也不知和媽媽爭拗了多少次,覺得無可能一個人住,最後家人也尊重她的決定。
目前,她主要使用右手活動,左手差不多不能郁動。因仍能操控滑鼠,日常工作、閒餘多以電腦代勞;吃東西時要傭工把食物剪成小塊,勉強都可自行食到。晚上也要外傭為她不時轉身,也要用上呼吸機,慎防出現睡眠窒息。
上天的考驗
Elaine在孩提時也會問:為何會患上肌萎?上天為何給予她如此痛苦?人大了,慢慢接受了患病的事實。「大學讀哲學也幫了我不少,人變得理性了,已無再問為何點解是我(患病),這世界是沒有如果的,你不停的問點解,只是控訴這個世界而已,最好的結果是接受。」
她說有些SMA患者是40幾50歲才發病,未必接受到患上罕見病,因為她不是中途發病,會容易些接受。
最近她愛上拍攝,與同路人開設分享輪椅人士生活的YouTube頻道「大瞳小椅」,定期開會商討短片題材及內容,舉行清談節目,疫情過後計劃增加外出的拍攝項目。「我想返工的另一原因,是想把賺到的錢買電腦,因電腦老舊,剪片太慢了。」小小心願、偌大意義,成為她求職的動力。
記者:周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