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健康】長期不放屁恐是3大疾病警號 醫生揭2種狀況要就醫

醫生診症室

發布時間: 2023/06/08 12:02

分享:

分享:

長期不放屁後果可大可小,醫揭2種情況需盡快就醫

很多人會因為放屁而感到尷尬,但其實放屁本身屬正常生理現象,如果長期不放屁的話,反而需要注意身體是否出問題!台灣就有醫生指出,一個人每天的平均放屁次數介乎5至15次之間,並列出3種可導致人長時間不放屁的情況,其中兩種情況一旦出現,建議盡快就醫。

最新影片:

台灣重症科醫生黃軒在其Facebook專頁上發文,表示每個人的放屁次數會因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等而有所不同,亦會受嗆氣食物、消化系統狀態等因素影響。一般而言,正常成年人每天的平均放屁次數為5至15次;而每次放屁所排出的氣體量通常亦很少,大約為10到200毫升,但同樣會受個體差異及飲食因素影響。

他隨後指出,如果發現自己數天甚至數周沒有放屁,並且出現腹脹、消化問題或其他相關症狀,則有可能是以下3種情況所致:

  • 1. 腸道阻塞:指腸道內部或外部的障礙物,包括腫瘤,阻止食物和氣體正常通過。這可能會導致腸胃脹氣、腹痛、嘔吐和其他消化不良症狀。如果長期沒有放屁並出現這些症狀,應該立即就醫。
  • 2. 腸道發炎:某些腸道發炎症疾病如「克隆氏病」和「潰瘍性結腸炎」,可能導致腸道內的發炎和壁厚化,影響腸道運動和氣體排出。這可能導致腸胃不適、便秘、腹脹和減少放屁的情況。
  • 3. 腸道運動失調:腸道運動失調可能導致腸道運動過快或過緩,影響氣體的正常排出。這可能與慢性便秘、腹脹和減少放屁有關。

黃軒建議,如果長期沒有放屁並出現相關症狀,包括肚痛、腹脹、噁心,嘔吐、消化不良,體重下降、便秘,甚至血便、黑便等,便應盡快就醫,進行詳細評估及診斷,並作出必要治療。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立即下載:https://bit.ly/34FTtW9

hket App儲積分換獎賞︰https://bit.ly/3ClEy1R

責任編輯:羅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