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危機】運動後或突然猝死個案增 任何人都有潛在風險

醫生診症室

發布時間: 2023/06/28 16:08

分享:

分享:

近日出現多宗突然猝死的個案,香港大學研究指出,在香港每 10 萬人中會有 18 人猝死。(iStock圖片)

近日多了不少突然猝死的新聞,一個人毫無先兆地離世,事前亦難以發現,叫人防不勝防。今次請來心臟科專科醫生李楚山,解說猝死的成因、症狀及預防突發性猝死。

多宗猝死的意外頻頻出現,心臟科專科醫生李楚山指出,9成猝死的原因都是與心臟或者大動脈有關的,剩下一成可能是意外或其他內臟病,然後當中整體有6成與心血管有關,例如與心肌血管病或心肌梗塞、心肌管病,剩下兩三成就是心律不正、心臟肌肉疾病或者大動脈破裂。

事前可毫無徵兆

李醫生說:「我們講心肌梗塞或者大動脈破裂,這些事前是無徵狀的,例如血管爆了,可以是幾分鐘之內失救,就是說其實任何人都有機會有這個危機,因為事前可以無徵兆。當然又不是全部都那麼可怕,未必一定會令人馬上死亡。也有些心肌梗塞,事前會感覺到有胸口痛、背脊痛,這些是典型的徵兆。」

一般來說,病發會感到胸口痛,如果跟心臟或大血管有關,位置在中間或偏左,然後感覺是深入的,像在骨頭入面深層的痛楚,通常是重複性。除了痛楚的症狀,有時候血液上不到腦會感覺到頭暈、心跳,嚴重的話可能會休克,腦部缺氧會引致抽筋。

做劇烈運動時,亦大機會出現心臟病發。(iStock圖片)

如果是普通的肌肉拉傷、或者一些過濾性病毒感染,可令到神經淋巴發炎。那種痛楚理論上會愈來愈好,不適了一兩天,之後病情會改善。但是跟心臟或者大血管有關的痛楚,而且是重複性、痛楚時間長,甚至病情會愈來愈差,就要留意。

冠心病是主因

個案之中又有不少人做運動時或運動後猝死,李醫生說很多時候以馬拉松來做研究,國際數據說跑馬拉松的猝死機會率高,10萬人就有0.8個,都是與心臟血管病有關,例如心律不正或者心臟肌肉疾病。

心律不正在做了身體檢查之後,都可以完全沒發現,有機會是病人自己有症狀,去找醫生檢查發現;另一些沒有不舒服,但進行例行體檢時,特別是在做過心電圖或者心臟超聲波,找到一些迹象顯示。

李醫生說:「猝死最常見的原因是冠心病,所以風險比較高的就是一班吸煙、三高、睡眠不足、缺乏運動的人士,容易會出現心肌梗塞及心臟病,而男性、年紀大更加是高危因素。小部分可能有兩三成是遺傳性疾病,但也有機會是基因突變的心臟肌肉疾病。」

坊間有很多智能手錶及器材,可以自我監測到心律,都是可行的方法。(iStock圖片)

男士長者高危

萬一病人在街上​​心臟病發,也有失救致死的可能性。「如果不幸病發,病人暈倒及沒有知覺,身邊有人懂急救及心肺復甦就很重要。或者當時場所有一些除顫器在附近,在可行的情況下立即找醫生或叫白車。如果病人還有意識和清醒的話,最重要是立刻坐下來或躺下,起碼不要撞到頭部,引致腦內出血就更危險,有些老人家個案便是這樣。」

最重要是事前管理好風險系數,包括定期做身體檢查、戒煙、控制三高問題、運動、控制體重不要肥胖,睡眠衞生要盡量做得好。本身有些逆轉不了的風險,例如年紀大、男性有家族病例,惟有去做體驗,量血壓、驗血、做心電圖及超聲波,或者甚至電腦掃描,檢查清楚身體狀況。

心臟科專科醫生李楚山表示,猝死與心臟病息息相關。

運動前留意病情

李醫生補充做運動的話要留意,要視乎本身病情有多嚴重。如果本身做運動會不適,當然不要做。如果已做手術安裝了除顫器,穩定了病情才開始去做運動,則會較安全。有很多心血管病只是很早期,其實做運動是沒有危險性的。有些屬於一些比較良性的心律不正如早摶,是很常見的,不會很影響病人做運動,所以首先要看病人的嚴重程度,讓醫生決定。

運動通常分成帶氧及阻力性兩種,前者有跑步、游泳,這些一般都是對心臟有益。但是阻力運動例如舉重、啞鈴,有機會令血壓上升,甚至增加心臟病發的機會。

現在坊間有很多智能手錶,或者一些儀器都檢查到心律、心電圖,李醫生建議一般人也可以定期檢查,反正是一個無害的檢查。其實也有些研究去比較一下坊間不同品牌的準繩度,其實也合理,如果發現有問題,立即去看醫生進行檢查,以備無患。

記者:張頌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