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拗柴勿輕視 經常拗柴、關節勞損或致關節退化

特約

發布時間: 2023/07/28 00:00

分享:

分享:

鍾礎逸醫生指,人體當中以下肢關節如髖關節、膝關節及踝關節較易出現退化的風險,進行運動時要留意保護方法。

香港運動風氣日盛,然而不少人做運動時不慎扭傷,最常見是扭傷腳跟(俗稱拗柴),但傷者往往沒有特別處理,待痛楚減退後便繼續做運動,可能導致重複性拗柴,長遠或會加速關節的勞損及退化,扭傷的部位日久更有機會演變成退化性關節炎。骨科專科醫生鍾礎逸提醒,如運動扭傷後有持續痛症,最佳的扭傷或拗柴處理方式是找醫生檢查清楚,做針對性的正確治療,避免留下拗柴後遺症,導致關節長期勞損。
人體有很多不同的關節,當中以下肢關節如髖關節、膝關節及踝關節較易出現退化的風險,因為下肢是負重及受力的部位,最容易出現受傷及勞損等問題,特別是進行下肢運動如足球、籃球及跑步的時候,膝部及腳跟都有較大機會受傷。

關節退化 漠視拗柴、長期勞損為兩大成因

鍾礎逸醫生表示,關節退化有兩大成因,第一是急性的受傷,他舉例指:「不少人拗柴處理不當,或沒有特別理會,待痛症消失後便再做運動,但其實跟踺或已撕裂,處於拉長的狀態,令踝關節變得不穩定,出現重覆性拗柴的情況,長遠會令關節出現勞損,甚至會變成退化性關節炎。」他建議大家做運動前,要對該運動有基本認識,準備好裝備,並要有適當的熱身,盡量減低嚴重受傷的機會。

很多人做運動時扭傷膝部,或已導致十字韌帶或半月板受傷,影響膝頭的穩定性,加快關節的退化。

關節退化的另一成因,是慢性勞損或重覆性地使用。鍾醫生表示:「有些人希望透過跑山或行樓梯來減肥,對膝頭及腳跟的勞損會較大。」他建議大家應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例如在平路上跑步,或在健身室做運動,勞損程度相對較低,但同樣能做到強化肌肉或減肥的效果。

鍾醫生強調,現時很多老人家關節退化嚴重,甚至要置換膝關節,原因是年輕時過度勞損,扭傷後沒好好處理,長年累月導致情況惡化,他提醒大家不要輕視關節的痛症,應及早求診,由醫生評估病情。

視乎關節勞損情況 注射透明質酸、物理治療可雙管齊下

現時有很多方法可治療關節退化問題,醫生會根據關節磨損程度或病人痛症程度,以及病人是否已接受某些治療,從而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法。

如果膝關節退化情況嚴重,亦可以選擇關節置換手術,將病變受損的骨和軟骨切除,然後在關節表面裝上由金屬和塑膠組成的人工關節。

例如透過物理治療,可強化肌肉,令關節附近的囊腫、肌肉跟膜的炎症痛症改善,增加膝關節穩定性¹。注射透明質酸亦是可行的治療方法,可減慢關節退化的速度,繼而改善痛症²。鍾醫生表示,透明質酸是天然的現成物質,較少副作用及風險,亦可以在診所處理,而且重覆注射也沒有太大問題,他補充:「我建議病人在有徵狀時才注射,一般來說,透明質酸注射後至少有半年以上的功效²。」

鍾醫生又指出,物理治療主要針對關節外部,而透明質酸則直接注射到關節內部,兩者沒有抵觸,可以同時進行。

市面上亦有消炎止痛藥,有助控制炎症,但如要長期使用,便要考慮病人的情況,因為這類藥物或會增加腎臟、心臟及胃部負荷²,加上部分病人有藥物敏感,因此要小心使用。

當其他簡單治療沒有效用,病人可考慮微創關節手術,以清理膝頭內的發炎及處理軟骨問題³,但要在醫院內進行,雖然危險性不高,但始終有一定風險,亦未必一定能夠長期改善痛症。如果關節退化情況嚴重,例如嚴重的O形腳,可選擇關節置換手術來改善關節變形及痛症³⁻⁴,不過,這種手術相對來說較為複雜且需要一定的復原時間,手術後需要兩至三個月的時間才能完全恢復。市面上有很多保健產品,如葡萄糖胺、膠原蛋白等等,鍾醫生認為,這類產品整體上是安全的,但要服用一段時間如三四個月才見效,他建議如果效果理想,可以繼續服食,亦可以停服兩星期,看看情況如何,再決定應否長期服用。

醫生:骨科專科醫生鍾礎逸

References
1. Dantas LO, Salvini TF & McAlindon TE. Braz J Phys Ther. 2021 Mar-Apr;25(2):135-146. doi: 10.1016/j.bjpt.2020.08.004. Epub 2020 Sep 8.
2. Migliore A & Procopio S. Clin Cases Miner Bone Metab. 2015 Jan-Apr;12(1):31-3. doi: 10.11138/ccmbm/2015.12.1.031.
3. Tria AJ & Scuderi GR. World J Orthop. 2015 Nov 18;6(10):804-11. doi: 10.5312/wjo.v6.i10.804.
4. Neyret P, Lustig S, Guyen T & Selmi AS. Interactive Surgery. 2008 Mar;3(1):6-12.

(資料由賽諾菲製藥全力支持)
MAT-HK-2300480-1.0-07/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