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港理學】科大畢業生出實體書講微科學 由陳卓賢歌曲到鹹魚破解日常迷思

休閒消費

發布時間: 2023/07/17 17:51

最後更新: 2023/07/19 12:56

分享:

分享:

Inscie的IG主頁,有過百篇不同主題的科普文章。(被訪者提供圖片)

科學像是很遙遠深奧的事情,但不一定要談到愛因斯坦才是科學,也可以從我們日常生活之中着手。

Inscie就是由創辦人林欣虹(Crystal)與一班科大的理科生組成,在社交媒體上以淺白而有趣的方式作科普,最近更推出了首本著作《我港理學》,讓大眾都可了解有關香港及生活上的「隱形」微科學。

科學並非只在課本中出現,其實還存在我們的衣食住行中,有沒有思考過常吃的鹹魚、竹昇麵;以及居住的地區如黃大仙、鰂魚涌,甚至是流行音樂如陳卓賢(Ian)歌曲之中,都有不少科學知識在其中?Inscie將這些「隱形」在生活之間的有趣微科學知識,帶到我們面前一一探討。

科普新玩法

Inscie由7位不同年份及學科的科大理科生組成,創辦人林欣虹(Crystal林雪)在生物科技系畢業兩年,她自小讀理科,對科學興趣濃厚,三、四年前因為參加了科大一個推廣科學的「Science is Everywhere」比賽,而與兩位同學一起創立Inscie這個社交媒體平台。

後來陸續有成員加入,並獲出版社賞識,邀請參加初創作家資助計劃,而有了《我港理學》這本書誕生。

Crystal說:「Inscie解作『Instagram的Science』,我們發現年輕一代做得最多就是碌手機玩IG,所以就以這渠道來宣揚科學,吸收跟生活日常有關而有營養的科學知識,破解一些迷思或有趣的題目,都是自己及大眾有興趣的東西。」

科大畢業生林欣虹在三、四年前創立了Inscie,將科普帶到社交媒體上,讓普羅大眾接觸與香港及日常生活中息息相關的科學知識。(黃建輝攝)

另一位成員李啟俊(小編C)補充說部分是出自私心,以科學角度解釋喜歡的電影題材並教育大眾,白泓(胡迪)亦希望將深入的想法跟科學串連,他對音樂、足球有興趣,因此寫成多篇以廣東流行曲和運動科學為主題的文章,希望大眾能產生共鳴,令沉悶的科學都可以變得有趣。

深入淺出講解科學

平台的取材靈感概括了香港的今昔及未來,包括香港歷史文化、現在的流行時事及議題、未來的建構計劃等,談到背後的科學和日常生活有關的小知識。

例如解構城門水塘常見的植物白千層和大澳棚屋的木材,至到黃大仙廟拜神習俗的燒香成分、竹篙灣隔離營的病毒醫學,蘭桂坊飲酒等細微而生活化的題材,廣泛而深入,以淺白的文字表達出來,變得容易「入口」。他們說撰寫文章需時一天至一星期,如果對自己熟悉的主題,很快就可以完成。

Crystal說:「我主修生物科技,因為見到一條香蕉,啟發寫成一篇《生果成熟時》,講到生果成熟過程、農業基因改造等問題,自己較熟悉這範疇就很快寫完。但另一篇《理大紅磚》、《跑馬地馬場》自己很少接觸,就花了很多時間做資料搜集,上網以外還要找學者教授去監修,確保資料正確準繩。」

他們不只寫自己學科的題材,不少還會跨學科,對成員來說都是一個學習機會。胡迪說:「做科普時要以不違反原意但以簡單的方法解釋概念,過程比自己學習更高難度,因為要先消化所有資料,再創作成文章令大眾明白,平衡科學知識和易讀性,是最花時間及最難拿捏的。」

例如Crystal曾因為港人常說的「馬照跑舞照跳」的說法,寫成有關賭馬的《跑馬地馬場》,提到博彩率及馬匹的驅體結構;還有一篇Netflix燒腦神劇《闇》(Dark),講到時空及物理學。

Inscie的IG主頁,有過百篇不同主題的科普文章。(被訪者提供圖片)

小編C亦因為險些炒車的個人經歷,寫《屯門公路》的拓海彎,並發現並非單純因為向心力,元兇是因為橋樑接駁位的金屬鐵片。雖不是他們自己手到拿來的題材,但因為好奇心,從研究之中都有所得着。

Inscie因科大的「Science is Everywhere」活動而發起,由綫上走到綫下,短短幾年出版了第一本實體書。(被訪者提供圖片)

公餘時間營運

現在團隊之中有畢業生,亦有仍然在學的大學生,由Crystal主力做統籌整理,一星期在網上刊登兩篇文章,亦有恒常的Podcast節目,以非牟利方式運作。

他們有很多事情都想做,奈何野心大但人手不足,因此他們也想招攬新血加入延續下去,思考如何做科普、增加曝光率等。他們的正職都跟科學無關,只是利用公餘的空閒時間去做,有時甚至要在夜晚進行。

《我港理學》由7人一起撰寫,Crystal要擔當催稿的工作,亦要確保編輯及讀者都要看得明白,當中有很多重寫及修改,還要給教授去指正,甚至成品目面全非,每次都像砍掉重練般,很消磨各人的意志。

網上的文章都以精簡為主,但書中的篇幅多達2,000字以上,對他們來說都是一個新挑戰。「當中有很多磨練及學習,獲得很多打工不能提供的體驗。」

創作過程很認真,除了做大量資料搜集和訪問,又親身走到現場視察,寫成《米埔》談濕地科學的經濟效益。(被訪者提供圖片)

實現推廣科學之夢

Crystal樂見平台有不少支持者追隨,亦能集合一班志同道合的人,不論是進行創作的團隊、或是追看的粉絲。她也沒有想過出書,雖然過程辛苦,但可以實現到寫作的夢想,看到成果也很開心。

胡迪亦說誤打誤撞加入了Inscie,專注做科普創作令枯燥乏味的大學生活和人生變得豐富,意想不到和有滿足感。小編C稱從小喜歡看科普節目,由觀眾變成了供應者的角色,分享自己的知識,都值得高興。讀者都對科學有一定認識,因此與他們互相交流,甚至在錯誤中學習和一起進步,令給予的資訊更加準確。

另一方面做平台暫時未有營利,亦要花很多時間成本,胡迪表示有點不甘心,因為很用心寫的文章,慢工出細貨,比起更新密度高的網頁未必達到預期中的曝光率。「大部分人追求刺激新鮮的資訊,認真的作品未必能吸引到網民的注意,有時也會感到沮喪。」

Inscie參加了「想創你未來-初創作家出版資助計劃」,出版了《我港理學》一書。(被訪者提供圖片)

Crystal希望透過Inscie這個平台,以科普與大眾接觸,並做更多及更有趣的事,除了出書之外,亦可拍成旅遊節目。他們之前亦曾拍Vlog講米埔談保育,是一個有噱頭及特別的角度去認識香港,也是一個很好的渠道去吸納一班新的觀眾,是他們未來想做的方向。

作為自媒體,也希望在不影響科學準確性下營運,並走入教育界,為中小學生做一些日間課程或導賞等。「最希望做到大家一想到科學,就會聯想起我們。」Crystal說。

《我港理學》於今年4月由非凡出版。(被訪者提供圖片)

記者:張頌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