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研究】研資局批4.67億元資助11項研究 涉預測颱風襲港及大灣區氣候變化災害

社會

發布時間: 2023/07/13 14:41

最後更新: 2023/07/14 03:31

分享:

分享:

研資局公布批出4.67億元,資助11個研究項目,教資會、研資局及各研究團隊代表合照。(林宇翔攝)

研究資助局今日(13日)公布批出4.67億元,資助11個研究項目,其中3項與防災有關,包括研究智能化熱帶風暴減災系統,以減低強颱風襲港對密集高樓大廈所造成的災害,以及研發大灣區氣候變化下的環境災害預測平台等。

研資局分別透過2023/24年度「卓越學科領域計劃」及「主題研究計劃」撥款1.32億及3.35億元,餘下2,400萬元批准預算由有關大學以配對方式提供。前者2項研究由10份建議書中脫穎而出,後者從66份建議書中挑選出9個項目。8間資助大學之中,6間都有份參與研究;11項研究之中,香港大學及科技大學均有份參與10項研究,為8大之中參與度最高,其次是中文大學,有份參與9項研究。

最新影片推介

「建設可持續發展環境」主題下名為「INTACT」的「沿海城市智能式熱帶風暴減災系統」研究,獲批4,346萬元撥款。率領研究的理工大學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講座教授倪一清解釋,香港城市環境獨特,高樓大廈密集,早年颱風「山竹」襲港曾造成嚴重破壞,不少大廈玻璃幕牆碎裂等,團隊遂構思以風暴路徑分析風險,再加上在部分大廈加裝感應器等,以預測颱風經過的高樓大廈風險多大,協助政府利用數據決策,減低風暴對社會影響。該研究由理大、城大、中大、港大及科大共5間大學,與天文台及屋宇署等政府部門合作,未來有望協助指導公眾應急疏散等,例如透過天文台現行向傳媒發放消息等途徑,通知市民大眾。

同一主題另一研究開發「斜坡數字孿生系統」,獲批逾6,207萬元撥款,由科大領導,與中大及港大合作,目標針對本港山泥傾瀉等問題,透過數字化及智能化管理滑坡風險,模擬和展示滑坡災害過程及協調社會應急反應等。

卓越學科領域計劃獲選的「氣候變化下粵港澳大灣區可持續發展的區域地球系統研究」獲批撥款最高,涉及撥款7,389萬元,由中文大學、香港大學、科技大學及理工大學共4間大學合作,目標研發集合「創新性區域地球系統模擬器」及AI人工智能等的「地球環境數字孿生平台」,以診斷和預測大灣區氣候變化下的環境災害,從而改善環境規劃、緩解策略和解決方案,以抵禦大灣區人類活動和氣候變化對環境的影響,保障其可持續發展。

其他研究涉及疾病、創新科技及經濟等範疇,其中1個研究鼻咽癌的港大團隊,已於上年度從主題研究計劃獲批1年期探索研究撥款,本年度再獲5,667萬元的5年期撥款,以進一步研究鼻咽癌微環境中抑制免疫作用的因素,從而找出新的治療靶點,盼通過臨床試驗為病人有來新希望。研資局主席黃玉山指,上述探索研究項目取得成果,證明研資局新推出撥款具有成效,故今年度合共撥款2,000萬,資助3個分別在脂肪性肝病、數碼資產規管和量子傳感技術的1年期探索研究項目。

HKETAPP健康台更多都市疾病影片:https://bit.ly/3cNFwr7

hket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立即下載:https://bit.ly/34FTtW9

記者:馮琪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