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殺手】男子腹部悶脹檢查3次始揭患胰臟癌 醫生拆解「癌王」6類高危人士

健康資訊

發布時間: 2023/07/24 13:09

最後更新: 2023/07/24 13:09

分享:

分享:

男子常感腹部悶脹,檢查3次始揭患胰臟癌。(iStock圖片)

男子常感腹部悶脹,檢查3次始揭患胰臟癌。(iStock圖片)

胰臟癌有「癌王」之稱,早期徵兆不明顯,確診時往往已是晚期。台灣一名男子常感腹部悶脹,檢查後發現胰臟尾端有一個2厘米的腫瘤病灶,證實為胰臟癌。

最新影片:

視訊播放器 正在載入。
目前時間 0:00
總共時間 0:00
載入完畢: 0%
串流類型 直播
剩餘時間 0:00
 
1x
    • 章節
    • 關閉描述, 選擇
      Advertisement

      根據台媒《ETtoday》報道,現年67歲的楊先生,自50歲開始,進行例行體檢時,都會抽血檢驗「癌症腫瘤標記檢驗CA19-9」。惟今年年初發現指數偏高,達68U/ml,而正常標準值應低於37U/ml。他隔月再進行檢查,指數依然偏高,醫生建議接受腹部超聲波檢查,但沒有任何發現。

      由於指數異常,加上楊先生近日腹部常有悶脹感,在親友建議下,他再進行身體檢查,醫生為其安排腹部磁力共振(MRI),結果在胰臟尾端發現一個約2厘米的腫瘤病灶,其後證實為胰臟癌一期,所幸未擴散至其他器官。

      胰臟癌6大高危因素

      柏忕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羅鴻源醫生指出,胰臟癌常見於年長人士,而男性患胰臟癌的風險較高。目前胰臟癌的成因仍未明確,但根據以往病例,一般有6大高危因素:

      • 60歲以上人士
      • 長期抽煙人士
      • 長期飲酒過量人士
      • 肥胖人士
      • 糖尿病患者
      • 慢性胰臟炎患者

      胰臟癌位置隱蔽 初期病徵不明顯

      根據本港醫管局的資料,胰臟是位於腹腔深處的腺體,位置在胃及背脊中間,連接十二指腸,屬於消化道器官。主要功能是分泌消化酶幫助消化,以及製造胰島素調節血糖。

      胰臟藏在胃部與大小腸等器官後面,胰臟癌是入侵性強的癌症。在胰臟的惡性腫瘤生長緩慢,位置隱蔽,初期病徵並不明顯,即使是每年定期接受身體檢查的患者,也很難從一般檢驗中測試出患上胰臟癌。不少患者到癌症晚期才察覺患病,以致耽誤治療,影響生存率。

      以下是6個胰臟癌常見徵狀:

      點擊圖片放大
      +4
      +3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立即下載︰https://onelink.to/f92q4m

      【ET Club會員積分獎賞計劃】用App換獎賞︰https://onelink.to/keyuqm

      責任編輯:羅嘉欣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