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老師致敬—敬師日慶典暨表揚狀頒發典禮2023 表揚優秀教師 弘揚敬師精神

特約

發布時間: 2023/09/14 00:00

分享:

分享:

第二十八屆「敬師日慶典暨表揚狀頒發典禮」敬師運動委員會大合照。

每年9月10日是「敬師日」,為表揚教師對教育的熱忱及專業、敬業精神,20個教育團體組成的「敬師運動委員會」今年9月舉辦第二十八屆「敬師日慶典暨表揚狀頒發典禮」,並以「表揚優秀教師,弘揚敬師精神」為題,表彰全港超過800間中小學、幼稚園及特殊學校,超過1500位出色的教育工作者。

悉心裁培學生身心發展

所謂三歲定八十,幼稚園是小朋友人生重要的奠定個人品格的重要基石,獲頒獎表揚的博愛醫院任永賢夫人幼稚園蔡浩欣老師比喻,幼稚園老師就像農夫,每學年初,家長把小朋友送進學校時,就如交託一顆顆「神秘小種子」給他們照顧。她同時強調心靈上培育的重要,教會小朋友從小學會感恩、學會助人,保持一顆善良的心,期望畢業後能在不同階段展現自己的能力,「成為各有特色的植物,長出美麗的花朵和結出豐盛的果子。」

博愛醫院任永賢夫人幼稚園蔡浩欣老師比喻,幼稚園老師就像農夫,小朋友就像一顆顆「神秘小種子」。

主責幼兒英語教學的佳寶幼稚園的張凱恩老師就形容這是一個「教學相長」的過程,當與幼兒相處時,除了教授他們知識,老師亦能從他們身上學習,見證他們一天一天的進步。她表示,在幼稚園階段,會話是聽說讀寫四種語文學習途徑中最常用的溝通方式,而聆聽與會話則是相輔相成。她相信,為師者須助不同小朋友克服學習困難,讓他們發揮潛能。

佳寶幼稚園張凱恩老師說,與幼兒相處時,除了教授他們知識,老師亦能從他們身上學習。

主動關顧學生情緒

除了知識上的教育,教師還需要關愛學生的情緒,福建中學附屬學校的唐冠喬主任,以及聖公會基愛小學的馬俊傑老師都有類似經驗,助學生度過難關。唐主任分享,他在校內偶遇一名眉頭深鎖的學生,雖無任教,他仍上前鍥而不捨地給予關懷。最終該學生向他躺開心扉,道出心事。有時候老師一個關心、一句說話,對學生來說已是莫大幫助。

福建中學附屬學校唐冠喬主任分享,有時候老師一個關心、一句說話,對學生來說已是莫大幫助。

馬老師就憶述,他過去曾教過兩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這兩名學生幾乎不會說話,較少與其他同學交流。在馬老師的悉心關懷,並與家長保持聯繫家長保持聯繫下,兩名學生漸漸融入朋輩的學習生活圈子之中,也讓他們喜歡校園生活。

聖公會基愛小學的馬俊傑老師說,過去曾教過兩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在他悉心關懷下,兩名學生漸漸喜歡校園生活。

啟迪學生發光發亮

石籬天主教中學蘇慧琪老師形容:「教師不單是一份職業,而是生命的培育。」她表示,在教師的崗位上,除了傳遞知識外,更重要的是在學生成長當中擔當啟迪者,創造多元化的平台讓他們發光發亮、啟發潛能。八年的教學生涯中,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學生一句話:「多謝你沒有放棄我。」當下她深深感受到,只要默默地用愛去對待學生、相信學生,他們一定會感受到,而她亦會對每一位學生不離不棄。

石籬天主教中學蘇慧琪老師形容,教師不單是一份職業,而是生命的培育。

保良局馬錦明中學黃品文老師就說,在疫情過後莘莘學子終於能回到校園,看著任教的中三學從過去網課的無聲臉龐,到今天看得見的歡笑與哀愁,陪伴他們選科和完成初中學習生涯,由衷感謝每一位學生,期望他們的陽光與青春會如繁花綻放。

保良局馬錦明中學黃品文老師(中)期望,學生的陽光與青春,會如繁花綻放。

有教無類,讓學生快樂成長

秉持有教無類、不離不棄的精神,任教特殊學校的教師都希望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找到快樂。明愛賽馬會樂仁學校曾鳳儀老師主責教導嚴重智障學童,並積極組織及推動行動研究,應用設計思維模型,將針對教學難點的教學設計建立成「原型」(prototype),並在課堂試教。她表示:「我們發現在提供多元感官經驗給學生時,利用適切的誘發和提示方式,讓學生準確接收訊息、感知事物,是非常重要。」

明愛賽馬會樂仁學校曾鳳儀老師表示,利用適切的誘發和提示方式,讓學生準確接收訊息、感知事物,是非常重要。

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陳南昌紀念學校呂紹俊副校長表示,每位學生都有獨特的學習節奏和方法。作為教師與音樂治療師,他致力發掘能激發中度智能障礙與自閉症學生學習熱情的途徑,把音樂作為媒介,將歌曲轉化為卡通動畫,使學生們更易於吸收並牢記課程內容,讓他們更願意投入學習,對學習產生更深厚的熱忱。

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陳南昌紀念學校呂紹俊副校長表示,每位學生都有獨特的學習節奏和方法。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30KcBXDis2rUWiRlYSSHGEZYI327BOd7

(特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