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安全】TVB實測「逆向代購」深圳餐飲 購買與取貨相隔逾3小時化驗揭全部樣本含菌

食用安全

發布時間: 2023/10/05 13:03

最後更新: 2023/10/05 13:12

分享:

分享:

TVB專題節目《時事多面睇》實測跨境代購深圳餐飲,結果化驗後發現全部樣本含菌。

不少港人喜歡北上到深圳吃喝玩樂,近期就有不少人在社交媒體上接單,跨境代購餐飲外賣,不過食安風險堪憂。近日TVB時事專題節目《時事多面睇》試買3杯來自深圳的飲品及一道菜式,結果完成交收後,已經與購買時間相隔超過3小時;節目組之後將飲品及食物送到實驗室進行化驗,發現全部樣本均含菌,其中一款飲品的總細菌量更高達150萬粒,未能達到滿意水平。

最新影片:

記者在節目中下單購買3杯來自深圳的奶類飲品及一個辣椒魚頭,並相約下午4時於大圍港鐵站進行交收,但對方遲到,最後下午5時才現身。該名負責運送的男子強調食物及飲品仍然新鮮,又指自己約4時才拿到魚頭。記者問及飲品中的奶蓋是否會融化時,他就表示:

這些天氣多少都會,你下次下單時可以要求分開盛裝,可能會好些,這些(保溫袋)一般不會太快融化。

雖然男子遲到了約一小時,但原來大圍只是他交收的第一站,之後仍有不少交收地點;他指自己只負責送貨,另外有人負責購買食物及飲品。此外,他亦透露跨境代購的生意背後有公司安排運作:「我們的路線有4、5個人,今天少一點,平時有7、8個。(由一個人統一)接所有單,之後去到公司再分發,分好了才出發。」

點擊圖片放大
+7
+6

其後記者致電帳單聯絡人並表明身分,詢問如何確保食物質素,但對方僅表示:

我們是幫人家「跑腿」的,你不要管我有沒有牌照。如果你東西發現有問題,我就直接幫你找商家。

記者在完成交收後15分鐘內將相關飲品及食物送到實驗室,進行化驗。打開包裝時,發現辣椒魚頭以膠碗盛載,外面僅以保鮮紙及膠袋裝起,奶茶等飲品則放在保溫袋內,但有一部分在袋內被倒瀉,亦沒有放置冰種。記者查看飲品上的貼紙標示,更發現購買時間為下午1時43分,與5時的交收時間已相距逾3小時。

奶蓋珍珠奶茶含菌量高達150萬粒

經過實驗室檢測後,發現3款飲品以及辣椒魚頭的樣本全部含有細菌,其中一杯奶蓋珍珠奶茶的總細菌量甚至高達150萬粒,未達滿意水平。檢定中心高級經理劉育娟表示,在室外溫度較高、保溫不太有效用的情況下,同一杯飲品運送的時間一旦變長,細菌便有機會變成不滿意的水平,她亦不建議飲用。

對於食物的包裝,劉育娟就指出熱食無保溫、凍飲無雪種,兩者皆有機會令細菌在常溫環境下加速滋生,根本不適合長途運送。食物安全中心回覆節目組查詢時就指,市民應自行核實商戶有否採取適當儲存和運輸措施。

消委會在2022年收到1,253宗網購食品相關的投訴,比2020年增加近2倍。消委會署理副總幹事何應富在節目中提醒市民,要特別留意跨境網購所牽涉的食物安全風險;他指出跨境代購運送路程較長,如果溫度控制不適當,有機會對食物安全構成風險,導致出現食物變壞、遺漏,屆時責任恐難以追究。因此消費者需要明白箇中風險,盡量光顧一些商譽良好的商戶。

根據食安中心《食物入口管制及安全指引》,任何進口商都需要得到食環署的批准,才可以將奶類製品、冰凍甜點等貨物運送到港,同時亦需要提供證明,確保食物質素達標。不過何應富就表示,難以定義跨境代購是否屬於食物進口商,如售賣的食物在境外製造,則不受香港法例監管。

而食安中心資料亦顯示,食物一旦放置室溫逾兩小時,便不能放回雪櫃待用;如放置時間超過4小時,便不能食用。衞生防護中心曾提醒,食物在室溫環境下存放過久,會引致病原體繁殖和產生毒素,市民應避免食用已擺放於室溫數小時的熟食或即食食物,同時保持個人、食物及環境衞生,預防經由食物傳播的疾病。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立即下載︰https://onelink.to/f92q4m

【ET Club會員積分獎賞計劃】用App換獎賞︰https://onelink.to/keyuqm

責任編輯:羅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