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常之路】袁國勇:新發傳染病定必陸續有來 籲為未來大流行作準備

社會

發布時間: 2023/11/01 10:33

最後更新: 2023/11/01 12:06

分享:

分享: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資料圖片)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聯同另外兩名學者龍振邦及趙晞揚於報章撰文,指雖新冠疫情完結,但新冠病毒並非最後一場大流行,新發傳染病定必陸續有來。當局要為未來的大流行作準備,必須有高質科研、足夠的基礎建設、迅速應變計劃及措施,完善公營醫療機構、公共衞生及流行病學監察系統,時刻與國際組織保持聯繫溝通等,缺一不可。

文章提到,人類歷史上出現過的大流行,均由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但近年大流行的病原體,逐漸由細菌轉向呼吸道RNA病毒。但近期由呼吸道病毒引起的大流行,則具多重原因。其中包括RNA病毒基因突變率高、無症狀或輕症狀患者造成隱形傳播鏈,以及人畜共處互動愈加頻繁。

近年由RNA病毒引起的流行病數量不斷增加,最明顯的例子包括冠狀病毒和流感病毒等,全因此類病毒具備獨特的條件,使之能成為最有流行潛力的新發傳染病病原體。SARS-CoV-2於出現症狀前已具傳染性,加上約30%至60%的新冠患者均為無症狀感染者,這類隱形傳播鏈使社區防控變得非常困難。RNA病毒突變頻繁,故常有新型變異病毒株出現,它們大多會因為免疫逃逸和適應上呼吸道環境而取代舊有品種,進一步成為流行病毒株。而實驗室動物和人類呼吸道類器官(organoid)病毒培養研究亦顯示,新型冠狀病毒在變異後增強了其空氣傳播能力。具有免疫逃逸力的新型SARS-CoV-2 Omicron病毒株(例如XBB.1.5),也可以透過病毒重組出現。

3名學者認為,各國應採用預兆觸發或事件觸發的監察方法,增加對有症狀疾病的患者和患病動物,特別是對於病情嚴重和死因不明的動物進行透徹的微生物和疾病監測。人畜共患之疫往往緊隨着野鳥或其他動物大量死亡,現實生活的例子有流感病毒(屬於正黏液病毒科)、伊波拉病毒(屬於絲狀病毒科)、寨卡病毒(屬於黃病科)和尼帕病毒(屬於副黏液病毒科)等。在病毒能大規模傳播給人類之前,透過預兆或特定風險事件啟動監察系統,主動篩選出具有大流行潛力的病毒,更具成本效益。

文章亦強調,街市的流行病學監察必須持之以恆。人畜接觸地乃另一個重點監測的領域,尤其是在高風險地點,如屠宰場、街市、農場,以及臨牀或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具有風土病和大流行潛力的病毒,如禽流感H5N1、H7N9、SARS-CoV-1和SARS-CoV-2,皆與街市相關。另一個重點監察處是各個入境關口,入境旅客倘有發燒或相關臨牀症狀,特別是當早期預警系統或軟情報顯示其出發國家出現神秘病原體的疑似爆發時,應迅速果斷嚴格執行流行病學監察,藉此防止輸入案例,導致疫情於本港爆發。

3名學者表示,香港於新冠疫情首兩年,從未封城,亦無全民檢測,仍能貫徹圍堵清零之策。以嚴厲措施,換取安全空間,讓市民接種疫苗,建立抗疫韌性,靜待抗病毒藥物推出市場,香港抗疫成績值得肯定。惟他們指,可惜有大量長者及長期病患者因各種原因對疫苗生疑,無把握接種疫苗的黃金機會,未及建立足夠抗疫韌性,以致第五波有近萬名長者喪生。倘能於第五波後之夏季放寬防疫措施,及早開放以盡快建立混合免疫屏障,則更能加快恢復本港的競爭力。

最新影片推介:

HKETAPP健康台更多都市疾病影片:https://bit.ly/3cNFwr7

hket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立即下載:https://bit.ly/34FTtW9

責任編輯:黃穎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