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委會賀50周年 《安居》紀錄片回顧香港公營房屋發展

特約

發布時間: 2024/01/18 10:00

最後更新: 2024/01/18 10:03

分享:

分享:

香港房屋委員會為紀念成立50周年的特別時刻,特意聯同香港電台製作一連8集的紀錄片系列——《安居》,以一系列公屋故事為主軸,集結多位推動和見證香港公營房屋發展的重要人物、前任和現任房委會委員、房屋署職員等,回顧房委會過往里程碑,並展望未來繼續讓市民安居樂業。

房委會50周年《安居》紀錄片系列精華片段

以人為本設計 人人有屋住

公營房屋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租金相宜、設備合理,以及優良的居住環境。而房委會一直秉承「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及設計宗旨,締造香港公營房屋的歷史及演變,未來更積極邁向創新科技的發展方向,為市民提供安居之所,讓香港穩定長遠發展。

《安居》紀錄片中透過介紹過去興建的屋邨、現時最新的建樓技術,讓市民全面而完整地了解房委會的工作及未來路向。首集邀請到現任房屋局局長、香港房屋委員會主席何永賢,以及前房屋司、首任房屋署署長廖本懷博士一同回顧昔日房屋歷史,細述馬頭圍邨、華富邨等公共房屋項目的故事。

何永賢與廖本懷共同回顧昔日房屋歷史,分享當中點滴。(影片截圖來源:《安居:樂聚天倫》)

1953年年底石硤尾寮屋區發生大火,為安置失去居所的市民,香港首批共8座、6層高的徙置大廈就於1954年年底在石硤尾建成,從而掀起了香港公營房屋發展的序幕。回顧最早設計的徙置房屋,單位面積只有120呎供五人居住,居民並需要使用公用設施如廁所、洗澡間,以及取水的洗濯間。

政府在1962年提出廉租屋計劃,多由私人建築師行設計;其後屋宇建設委員會成立部門,開始自行設計房屋。而廖本懷就正正是部門首位建築師,馬頭圍邨就是他參與的第一個屋邨。廖本懷憶述,馬頭圍邨的設計本意並不只是興建一幢優質大樓,而是建造整個社區,馬頭圍邨附近植有不少樹木,能讓居民休憩閒談。至1964年,香港開始興建大型徙置區,注重住戶私人空間和社區設施,每戶更設有用作廚房的露台,以及私用廁所和自來水。

60年代後期發展的公共房屋,變得更加以人為本,務求為市民安居樂業。(影片截圖來源:《安居:樂聚天倫》)

而1967年落成的華富邨,就是香港首個引入社區概念的屋邨,同樣由廖本懷負責設計。當時屋邨已經有商舖、停車場、巴士總站以及各種社區康樂設施,形成一個自給自足的社區,更為日後的公營房屋以及新市鎮發展奠下基石。

營造家的幸福

隨着經濟起飛,市民的生活質素逐漸提升,有更大的能力向上流動,令置業需求日益殷切,公營房屋的政策亦因應社會環境而有所調整。七十年代初,政府宣布「十年建屋計劃」,為180萬香港居民提供設備齊全、居住環境合理的居所。因此1973年政府成立香港房屋委員會,並將徙置事務處及市政事務署轄下的屋宇建設處合併成為房屋署作為執行機構。

新成立的香港房屋委員會,除負責公共房屋管理外,亦會協助規劃未來公共屋邨的發展,其他工作亦包括清拆土地、寮屋管理等。及至1976年政府決定推行「居者有其屋計劃」,協助中低收入家庭以及公屋租戶成為業主;1978年首批居屋單位推出發售;1987年當局推出「長遠房屋策略」,使有能力的公屋租戶及中下收入的家庭能夠自置居所。

房委會亦透過提供各類民生設施,滿足居民日常配套和需要,為廣大住戶提供更好的生活環境,營造家的幸福。油塘「大本型」商場作為房委會的旗艦商場藍本,除了考量商業營運效益之餘,更着重對鄰近社區的回饋及社區建設,當中加入適合的硬件及軟件配置,期望給予居民安居的幸福感。

綠色公共屋邨

舊邨重建之路向來難行,既要原址推陳出新,同時需要照顧搬到新屋邨居民的身心健康,整體是一項堅持「以人為本」的重置安排。宏觀近年新落成的公屋更加入環保建築、保護自然生態平衝的設計元素,以開拓公共屋邨綠色生活為長遠目標。

未來公營房屋的發展亦將逐步加入創新科技,比如以組裝合成建築法預製組件技術,提高建造效率及工地安全性,加以推動香港公營房屋的持續發展,而房委會亦銳意從中繼續承擔這項重要推手的角色,為市民建屋建家。

早年發展的公共房屋多以標準型設計為主,隨着年代變遷,近年房署發展的公共房屋就更加因地制宜。(影片截圖來源:《安居:時變,地變,家不變》)

一連8集《安居》紀錄片系列由12月17日起,逢星期日晚上7時30分播出。當中第1至第5集現已在RTHK香港電台YouTube頻道上架。

一同回顧香港公營房屋的發展: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uwJy35eAVaIB-7Mj3svultqlWQTWWFhr

(資料由客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