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專欄|當小記者做訪問學盡公民責任 葵盛信義學校帶學生建「理想社區」
發布時間: 2024/03/14 09:00
最後更新: 2024/12/13 13:47
有沒有想過小二學生也可以建設「理想社區」?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葵盛信義學校為配合小學教育新課程,啟迪學生創意,一連四天舉辦了「超學科專題研習週」,讓學生的學習能突破日常「中英數常」學科的框架,全情投入於學習活動中。學校為配合小學人文科課程目標,策劃了全校性的「超學科專題研習週」,以多元策略的方式,將課程的七大學習重點,「有機結合」、「自然連繫」到活動當中。
最新影片:
豐富多元學習經歷
葵盛信義學校以超學科學習(Transdisciplinary)概念為根本,在各級設有不同學習主題,而二年級就以《葵青樂遊遊》為題,配合小學人文科的最新課程發展,將學習和日常生活連繫起來,以社區作為教學藍本,讓學生從真實情境中認識社區特色,並配合電子學習工具進行合作學習,透過學生提出建議,優化社區設施,改善居民生活,從而培養學生關心社區的態度。
從認識社區歷史到社區考察
善用「學時」也是活動設計特色之一。為了讓學生有充分時間和機會親身體驗和探索社區,我校老師特意安排全體二年級學生由學校出發走訪葵青區。活動以「理想社區」為主題,學生在真實環境中學習,親身了解葵青區的現況,沿途經過公園、學校、廣場、住宅、葵涌救護站暨消防處辦公大樓、葵涌運動場等,老師邊走邊向學生介紹社區設施與其用途,例如走到公園時,學生學習愛護公園和使用社區設施時要遵守的規則,希望從小培育學生守法守規,了解遵守規則與尊重他人權利的重要性。
擔當葵信小記者
「生涯規劃」是持續和終身教育的過程,為了讓初小學生對不同行業有初步了解,老師安排了學生參觀葵青劇院,訪問在社區工作的人,除了明白不同政府部門的工作和個人的公民責任外,更可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興趣、能力和抱負。
大部分二年級學生都是第一次到訪葵青劇院,走到演藝廳時,學生都被劇院的宏偉建築深深吸引。學校更與葵青劇院的工作人員安排了訪問環節,讓學生有非一般的學習體驗。2A班范心然同學對葵青劇院的文化工作經理一職甚感興趣,提問工作人員︰「如果我長大後想擔當這個職業,我需要有甚麼性格優點呢?」工作人員回應表示,相關職業需要有樂觀、積極與外向的性格,鼓勵小朋友有正面的價值觀和良好的學習及生活態度,為未來的升學和工作做好準備。2C班楊僖同學也表示︰「葵青劇院的後台很大,能讓我明白工作人員的工作,謝謝他們的努力!」
統籌活動的課程發展主任黎潔盈主任表示︰「學習經歷能加深學生對自己所在社區的認識,同時培養學生守時、責任感和誠實等良好的態度。」我校深信讓學生走出課室經歷學習,同時通過觀察和訪問,學生更能學會尊重他人,以及感恩為社區付出努力的人,從而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及態度。與此同時,學生能到葵青劇院廣場,認識政府建築物和國旗、區旗的設置,透過老師講解升掛國旗時需要注意的禮儀,不僅提升了學生對國旗和升旗禮的認知,也進一步加深了國民身份的認同。
培養自主學習 加強媒體和資訊素養
學校在小二的《葵青樂遊遊》專題研習中,結合了電子學習模式,以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了探討葵青區以外的社區情況,學生利用網上學習資源來認識十八區的特色,並自行完成延伸工作紙,促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過程中,學生通過觀看資訊素養的相關影片,培養合法及合乎道德地使用資訊科技的能力和態度,學習不隨意轉發未經核實的訊息,加強媒體和資訊素養。
學習盡公民責任 設計「理想社區」
由參觀到實踐,老師把學生分成小組,學生通過創意思維,提出了一系列方案來解決社區的問題,改善居民的生活,以實現他們的「理想社區」。每個「理想社區」都有不同的特色,例如以「美食鎮」、「安樂窩」為主題的社區,每條街道都佈滿學生喜愛的美食店,區內都增設了公園、遊樂設施、學校和醫院等,活動過程中發揮了學生的創造力、協作能力、團隊合作和解難能力。
此外,學校亦安排了學生進行全級匯報,分享學習成果。過程中,學生有機會與同學們交流和學習,這次匯報是對他們辛勤努力的肯定,也是激勵他們繼續追求「理想社區」的動力。黎主任認為︰「設計超學科專題研習活動,是希望靈活運用『學時』,利用多元策略方式讓學生學習,以培養學生的共通能力,爲未來『生涯規劃』帶來更廣闊的視野,同時,有機給合價值觀教育、國民教育,以提升學生對學習國情的興趣,加強國民身份的認同。」
相信教育就是肩負培養人才的責任與使命,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希望透過多元化的活動和經歷,能使學生明白需要與同儕一起學習求進,共同建構的理想社區,日後為國家和社會作出貢獻。
🎓全新TOPSchool全港中小學校搜尋器,入HKET App即睇!
💯備戰考試季!立即下載免費試題👉🏻【中英數常識試題下載】
下載HKET App,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全方位資訊:
撰文 : 徐起鸝校長 葵盛信義學校
欄名 : 校長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