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性禿頭:遺傳、荷爾蒙與現代治療

健康資訊

發布時間: 2024/06/17 00:00

分享:

分享:

頭髮脫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屬於新陳代謝的一部分。然而,當每日脫髮的數量超過新生髮量時,頭髮便會顯得稀疏。雖然脫髮並非致命疾病,但它可能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素,包括社交活動、結交異性,甚至可能導致自信心下降、抑鬱或焦慮等情緒問題。

從廣義上說,脫髮可分為疤痕性脫髮和非疤痕性脫髮。若頭皮已形成疤痕,毛囊則無法復原,再生頭髮的可能性極低。但若頭皮未有疤痕,則毛囊有機會透過多種方法被激活,從而促進頭髮生長。其中,最常見的非疤痕性脫髮類型為雄性禿頭(簡稱雄禿)。1

雄禿的主要成因包括遺傳因素和荷爾蒙影響。若家族中有雄禿或女性脫髮的病例,病者患上雄性禿頭的風險相應增加。在荷爾蒙方面,已知男性荷爾蒙睪酮轉化為二氫睪酮(DHT)會引起雄性禿頭。若患者對DHT較為敏感,則更易出現前額髮綫後退或頭頂禿髮的情況。此外,一些初步的科學證據表明,氧化壓力、頭皮血管炎症等因素可能與雄禿有關。年齡增長、紫外線曝曬、細菌感染、吸煙、飲酒、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化學物質和環境污染等因素,都可能加速脫髮進程。3,4

在香港,有科學證據支持的治療方法包括外用米諾地爾和口服5α-還原酶抑制劑。這些藥物適用於輕至中度雄禿患者,通常需3至6個月才能見效。外用藥物治療雄禿的機轉尚未確立,但有一種說法是通過擴張頭皮血管來增加頭皮營養,從而促使處於休止期的頭髮進入生長期。其副作用可能包括頭皮刺激和暫時性脫髮。口服5α-還原酶抑制劑則通過降低DHT的產生,延長頭髮的生長期,減少脫髮。6 副作用可能包括性功能障礙、乳腺腫大、情緒低落和過敏反應,但這些並不常見。同步治療通常能獲得更好的效果。

嚴重的雄禿患者可能需要考慮植髮手術。對於一些藥物治療無效且不願進行植髮的患者,可以嘗試其他治療方法,如低能量激光治療、肉毒桿菌素注射、生長因子注射、微針治療、營養補充品、防脫洗髮水等。由於這些方法的證據較少,醫生通常會將這些放在二至三綫的治療。

在生活習慣方面,患者應避免吸煙和過量飲酒,並積極控制糖尿病、高血壓或高膽固醇,多運動和控制飲食。儘管吸煙已被證實可加速脫髮,但戒煙並不肯定能加速頭髮再生,因此氧化壓力和頭皮血管炎症只是雄性禿頭的部分原因,而非主要原因。7 處理荷爾蒙問題時,最佳做法是諮詢醫生。

在我診治的雄性禿頭患者中,20至40歲的年輕男性佔比很高。在這個年齡段,頭髮問題容易影響他們與異性交往和職業生涯。患者之中,很多都不明白為何自己會如此年輕出現前額髮綫後退或頭頂禿髮。其實數據顯示在這個年齡組中,接近每5名男性就有1名出現雄禿,說明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情況,需要治療的患者眾多。治療期間,應定期拍照記錄,因為頭髮生長速度緩慢,患者一開始難以察覺效果。記住,雄性禿頭愈早治療效果愈好,治療過程就像馬拉松一樣,一旦見效就應持之以恆,否則已獲得的效果將會消失。

References:
1. Ahmad M. Al Aboud; Hasnain A. Syed; Patrick M. Zito. Alopecia. StatPearls. NCBI Bookshelf. Updated February 26, 2024. Accessed June 3, 2024. 
2. Trüeb RM et al.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androgenetic alopecia. Experimental Gerontology Volume 37, Issues 8–9, 9 August 2002, 981-990

3. Dhurat RS et al. Androgenetic alopecia: Update on etiology. Dermatological Reviews. 2021;1–7
4. Liu L-P, Wariboko MA, Hu X, Wang Z-H, Wu Q, Li Y-M (2024)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early-onset androgenetic alopecia: A scoping review. PLoS ONE 19(3): e0299212.
5. Rathnayake D & Sinclair R. Male androgenetic alopecia. Expert Opinion on Pharmacotherapy, 11(8), 1295-1304
6. Kaufman KD; 5a-Reductase Inhibitors in the Treatment of AGA, 2001
7. Yatra K, Venkataram M. Role of Smoking in Androgenetic Alopecia: A Systematic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ichology. 14(2): P41-48, Mar – Apr 2022


HK-PRO-110053 May 2024
資訊由顏偉廉皮膚科專科醫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