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屑病|發炎因子累積銀屑病難受控 及早治療消除共病威脅

醫健人物

撰文: 唐碧茜 皮膚科專科醫生

發布時間: 2024/04/19 08:00

最後更新: 2024/04/19 12:34

分享:

分享:

隨著藥物技術進步,現時生物製劑已被廣泛應用在治療中至嚴重程度的銀屑病個案中。不過就算生物製劑的起效快,也需要患者及早開展治療,方能發揮最具效率的治療效果。有皮膚科專科醫生指出,銀屑病的發炎因子會在人體細胞累積,愈遲治療,治療難度就愈大;相反,若能在發病頭兩年接受相應治療,療效相對會較佳,長遠控制病情的機會更高。

今年52歲的劉先生是貿易公司老闆,經常需要對外洽談生意,然而自從他確診了銀屑病,工作似乎變得不太順利。由於他的頸部至頭皮位置,以及手部均長出紅疹皮屑,即使是握手這種看似尋常的社交禮儀,也常令他尷尬不已。最令他感壓力的,就是每次理髮時均被髮型師投以異樣目光,甚至婉拒服務,使他有一段時間需要「以髮遮醜」。

生物製劑 中和發炎因子

劉先生這類個案在香港並不少見,皮膚科專科唐碧茜指出,本港大約有2萬名銀屑病患者,當中四分一屬中至嚴重程度病情,即病徵佔身體皮膚表面面積約3至 10%以上。除了受影響範圍,亦要評估病徵位置、考慮情緒及生活質素等因素一併診斷。

針對銀屑病的治療可以分為四大類,對於劉先生這些中至嚴重程度個案,外用藥物、光學治療及口服藥物例如免疫系統抑制劑等,療效未必顯著,劉先生當時就是按醫生建議使用生物製劑,病情才逐漸受控。唐醫生說,生物製劑分有抗腫瘤壞死因子及白細胞介素兩種︰「兩者能夠針對體內特定發炎因子,可避免無差別地抑制到免疫系統,對正常細胞的影響較少,而且起效快,安全性較高,頭皮及手指甲等較難治理的地方亦有不錯的療效。」

份子疤痕 累積皮膚損傷

使用生物製劑之前,唐醫生指患者需要接受檢查,以確定沒有隱性感染例如肺結核、愛滋病及乙型肝炎等,並按自身病情及需要選擇適合藥物,相比之下,白細胞介素抑制劑的療效相對較佳,感染風險亦較低,患者一般可以按個人生活選擇用藥頻率,以白細胞介素抑制劑(IL-23)為例,大約兩至三個月注射一次,彈性較大。用藥後,病徵可以百分之九十甚或是百分百改善。

唐醫生說,治療銀屑病最重要是盡早作出應對,以避免出現併發症。她引述研究指,銀屑病是慢性皮膚發炎,某些皮膚份子及細胞被改變而形成「份子疤痕」,好像記憶般儲存於皮膚,如果在發病後頭兩年作出治療,對病情發展會有正面影響,加上這種疾病可導致關節及手指變形,如能及早開展治療,將能減低共病發生風險。

除了積極治療,唐醫生亦提醒患者要避免吸煙及飲酒,以及使用太熱的水洗澡並應該勤用潤膚膏等。此外,文獻指出,如果患者的體重指數(BMI)超標或有中央肥胖,病情亦會變得較差,她建議患者適量運動,避免過胖。

備注:唐碧茜醫生提醒,銀屑病的治療有多種不同方案,各有不同成效及副作用,患者如有疑問,應向其主診醫生查詢。

皮膚科專科唐碧茜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