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教養|遺體復修師啟發女兒創作「死亡」繪本 轉讀自然學校棄追成績:自由教育先係正路
撰文: 任薏
發布時間: 2024/04/27 16:00
最後更新: 2024/04/28 15:11
「死亡不可怕,就算親人離去了也會活在你心裏。」一句死亡的總結,由一位7歲小女孩所寫下。爸爸是遺體修復師,從小便與「死亡」接觸的她,因而受影響創作了一本以死亡作主題的繪本。心智有別於其他小朋友,亦曾被爸爸的友人直指是資優生,但傳統學校日夜學習不停的生活,使父母不忍她面對沉重的學業壓力,決定轉讀一間以大自然為教育理念的鄉師自然學校,以「小水滴」為名開展一趟快樂的學習路。
一切從簡殯儀社企負責人、遺體復修師伍桂麟(Pasu)在女兒淇淇6歲小一時轉讀鄉師自然學校,此前曾經歷一個學期的主流學校生活,Pasu和女兒當時也深深感受到來自傳統學制的學習壓力。課堂上要循規蹈矩聽從老師,課後又有大量功課,每晚做到10至11時才能休息更是常事。女兒的辛苦,父母從旁的陪伴同樣辛苦,為了減低學業為一家人帶來的壓力,Pasu決定在下學期插班入讀鄉師自然學校,接受有別於一般小學的教育。
轉讀這間學校,不是要做原有教育制度的逃兵,我們覺得教育原來應該要是這樣。
走出傳統學校 學習「真正的教育」
離開了主流學校的女兒,以自然名「小水滴」來迎接新學校的生活,她解釋因為喜歡玩水,所以起了這個名字作為學校的稱謂。活潑好動的她,常赤腳遊走學校每一處,滾軸溜冰和足球更是她校內最愛的活動。看見她在學校開心的模樣,以往的學業壓力仿如不曾存在。
這裏的學習,大多都是上學時間內學習,放學後可以安排更多親子時間,在身心靈各方面,她也沒有那麼大壓力,大人同時都輕鬆不少。
鄉師有別於一般學校的教育,學術科目並不是學習重點,個人發展才是核心。媽媽坦言校內功課甚少,也沒有家長們著緊的成績分數,即使有為女兒報讀中英文班,但她只是看作是興趣班,「中英文班不是一個補習,而是玩」。雖然學術成為玩樂,但爸爸Pasu卻認為鄉師所教授的知識,比追求分數的教育制度更有價值。
我覺得鄉師讓她學到的價值觀,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解難、對大自然的珍惜才更有價值,對於小朋友的發展更為正路。這是現今教育制度比不上。
「死亡」啟發創作繪本
鄉師學校的另類教育,將小朋友的創意盡顯。一本以死亡作主題的繪本「紫菜一家」,是女兒為校內「自然自語齊齊聽」説故事比賽而創作,內容講述紫菜一家經歷了不同的事一一死去,正當主角傷心之際,神仙出現復活一家。雖然只是簡單的故事,但她把成人也未必理解的死亡,發展成劇情,並總結成簡單一句:
死亡不可怕,就算親人離去了也會活在你心裏。
利用死亡來創作故事,小水滴坦言是受爸爸Pasu的遺體復修師工作所影響。雖然對於爸爸的工作,她只想到「死」,但這並沒有為她帶來恐懼,反而有一個獨特的理解。
我不怕死,因為死了之後,不會再有死亡。
養甲蟲體會生命不息的自然法則
要讓小朋友解讀死亡,飼養動物可說是簡單又深刻的生死課。Pasu讓女兒透過養甲蟲來學習死亡,他表示甲蟲生命短暫,只有一年或一年多的壽命。相比飼養其他動物,甲蟲可能無辦法建立到強烈的情感聯繫,便要迎接死亡,但這「點到即止」的生命卻最能讓女兒體會生命的循環。
當牠死亡的時候,可能又有另一隻甲蟲出現,讓她再經歷有下一個生命的週期,我覺得這個對於小朋友來說,可以學習更放開地看待生死。
Pasu坦言女兒第一次面對甲蟲死亡時嚎啕大哭,但到現在養了七、八隻甲蟲,女兒已是淡然面對,架輕就熟地埋葬牠們,「牠的死是有些觸動和可惜,但不會很強烈。」由照顧到送別,親身經歷生命的完整,已是很好的生死教育。
從死亡感受生命價值
Pasu作為遺體復修師,每日面對著以不同方式離去的遺體,自然離去、自殺、意外⋯⋯在處理的過程中,他感受到生命的有限,死亡也會隨時到來,因此他希望可以及時行樂,幫助別人。「既然生命有限,多做些事去造福他人,是我希望做到的事情。」
眼見近年學童自殺案上升,學校、家長和同學之間,都面對著因「自殺」而留下的陰霾,尤其是經歷過身邊的人自殺,對他們的影響更大,Pasu表示要平伏同學的傷痛,是一場漫長的治療,並不是一時三刻便會忘卻,因此與其要讓他們跨越傷痛,Pasu更希望讓學生尋找到可以在生命中投入去做的事,從中理解到生命的重要,發現屬於自己面對死亡的方法。
我想要彰顯生命的價值、生命的重量。我不需要給予他們太多的正能量,但要讓他們看到別人面對死亡的方式,看到原來有人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走過,已經是一個很好的生命教育。
💯備戰考試季!立即下載免費試題👉🏻【中英數常識試題下載】
下載HKET App,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全方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