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融資】學者指澳門基層醫療發展成熟  港人重效率需改變病人文化

社會

發布時間: 2024/05/10 00:30

最後更新: 2024/05/13 15:30

分享:

分享:

熊志添是多個醫管局聯網的前公層,退休後於中大從事基層醫療研究。(王韻青攝)

早於90年代,政府委託蕭慶倫為首的哈佛大學專家小組,發表《哈佛報告》,提出各項醫療融資策略; 而時任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周一嶽的年代,亦展開《掌握健康 掌握人生》諮詢,提出改革新方向,包括「醫療儲蓄戶口」、「個人健康保險儲備」等。

最新影片推介

過去20多年,社會曾衍生不少醫療融資方案,例如曾計劃透過社會醫療保障,透過市民籌集共同使用的醫療服務經費、或是以「醫療儲蓄戶口」規定本港人口中某界定組別的市民必須作出儲蓄,以支付個人的醫療開支,不過最後均未有推行。

事隔多年,僅醫療保險透過自願醫保形式落實。不過當年承諾的政府投入資金池,予高風險病人,最終亦未有成事。中大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教授熊志添指,醫保的檢討報告未再更新,料政策的著墨已較過往少。

回顧本港醫改之路,熊志添表示曾經認為政府錯失改革良機。不過近年再反思,看到台灣推全民醫保,惟醫療系統仍亂象重重,包括專科醫生輪候時間長,醫療服務量增加,則令他明白不同醫療制度均有各自的長短處。

熊志添表示,社保方向的醫療制度,單靠由公帑支付的社會成本為高,不過如香港一般大量補貼醫療開支,則帶來大量輪候時間的問題,「好似香港排100個星期,係完全不理想。」

近兩屆政府力推「基層醫療」,促使市民對疾病防患未然。有進行康健中心研究的熊志添認同,基層醫療可起需求調節作用,減少市民就醫需求。要爭取市民支持,亦較過往構思的政策容易。

不過熊志添指,香港人重視效率,政府尚需大量工作改變病人文化,「人的知識、想法要有改變;如果唔係(病人)朝頭早睇佢(一個醫生)、下午睇佢(另一個醫生),咁就浪費了。」

他表示,本港戰後長期實行「醫院為本」方針,反觀一岸之隔的澳門,雖然當地醫療建設較遲,惟發展初期已重視基層醫療。他舉例,澳門每3-5萬人有衛生中心,而衛生中心不用收費,當地於基層醫療付出努力,公營醫療系統輪候時間亦較香港少。

他認為要取得成功,關鍵在於如何令計劃「用得到」、以及病人認為「幫得到」,操作模式需要簡易。政府亦宜告訴市民,未來擴展計劃的路線圖,強調本港要下決心追趕步伐。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立即下載︰https://onelink.to/f92q4m

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http://tinyurl.com/3dtnw8f5

記者:陳展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