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困擾丨蚊子夜襲難以入睡開燈卻找不到 專家分享蚊子最愛躲藏的地方

兒童健康

撰文: 羅嘉欣

發布時間: 2024/05/17 11:09

最後更新: 2024/05/17 11:23

分享:

分享:

睡覺時被蚊子嗡嗡聲吵至無法入睡,開燈後卻遍尋不找蚊子,專家教路可在較暗的地方或物品上找,牠們習慣躲在深色物體的表面,一舉消滅敵軍。(iStock圖片)

初夏又到,蚊蟲開始四處出沒,不少人晚上喜歡開窗睡覺,然而遇上蚊子在耳邊飛來飛去,其嗡嗡聲令人無法入睡,惟開燈後卻找不到「兇手」,令人不敢氣洩。有專家教路,可以在房間「一處」搜索,很大機會發現蚊蟲蹤影一舉消滅敵軍。

有網民近日在社交平台發文求助,稱半夜2時多被蚊子吵醒,身體不但被叮得全身一點點,起床開燈想找蚊子報仇卻不見其蹤影,關燈後又再度被滋擾,忍不住怒罵「開燈後蚊子都躲去那裡啊?」

有網民稱,蚊子「通常會躲在陰影處」、「牆上、天花板、桌子椅子側邊或板子下」,並提議版主使用蚊帳及電蚊拍,「蚊帳是個好東西」、「蚊帳+電蚊拍唯一解」,更有人指出「不要開房間燈,開手機燈往白牆上照,牠自己就飛過來了。」有人更笑言「所以現在我都開燈睡」。

據醫學健康網站《Hello醫師》表示,晚上睡覺時,蚊子往往喜歡飛到耳邊主要有兩大原因,首先是耳朵、耳屎發出的氣味,蚊子藉由嗅覺來鎖定叮咬的目標,若耳朵的耳垢較多、氣味較強烈,蚊子可能會受此吸引,飛去耳朵旁邊滋擾。

其次是頭部二氧化碳的濃度較高,蚊子會透過二氧化碳的濃度來尋找宿主,而頭部是人體排出最多二氧化碳濃度的地方,這也是為何夏天到戶外時,蚊蟲總在頭上飛轉的原因;而當睡覺時,身體處於靜止狀態,不會活動並擾動四周空氣,頭部二氧化碳的濃度自然比平常更高,因此更加會吸引蚊子飛來頭部位置。

蚊子一般透過二氧化碳濃度、體溫、以及體表汗水多寡來鎖定叮咬目標,因此有3種人最容易吸引蚊子叮咬,包括二氧化碳排出量較高者,即肥胖者、正在運動或剛結束運動的人、體溫較高,容易流汗者,如孕婦、肥胖者、體質燥熱的人,以及乳酸味道較重者,即汗味較重者、青少年、肥胖者、衛生習慣較差者。

蚊子最愛躲在何處?

大多數蚊子畏光且喜歡陰暗,習慣在弱光環境下吸血,當夜晚突然打開燈時,燈光散發的熱能干擾了蚊子覓食定位,蚊子會先隱藏起來,躲在房間陰暗處,包括天花板死角、門後、床底、床頭縫、靠牆桌椅;也喜歡依附在深色物體上,像是電腦螢幕、深色木板、床腳、磁磚間縫隙,甚至連衣物堆和窗簾皺褶都可能是蚊子藏身處。如果穿深色衣服睡覺,被叮咬的機會也會比穿淺色衣服高。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立即下載︰https://onelink.to/f92q4m

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http://tinyurl.com/3dtnw8f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