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童情緒|患精神病中小學生5年內急升2倍 中大調查:過去1年中小學自殺個案創5年新高

兒童健康

發布時間: 2024/05/13 10:48

最後更新: 2024/05/19 13:15

分享:

分享:

中大公共衞生學院日前公布調查,患精神病中小學生五年內急升兩倍,過去一年中小學自殺個案是五年以來最多。

中大公共衞生學院日前公布調查,患精神病中小學生五年內急升兩倍,過去一年中小學自殺個案是五年以來最多。在受訪中學生當中,16.1%的男生和26.1%的女生呈中度至嚴重抑鬱徵狀,令人擔憂。負責研究的黃教授指出,保護因素是:一、擁有至少兩三名知心朋友;二、校園生活滿意度較高;三、家庭生活滿意度較高。中小學若有齊以上三項保護因素,比較能保有精神健康。

但問題是,青少年要有齊三項,在以前的年代屬稀疏平常,但現時則要很幸運,才可家庭、校園和人際生活都感美滿。為何青少年會自殺?且看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數月前公布的數據:逾七成受訪的中學生認為,「學業問題」是引致自殺的原因,近五成是「家庭關係問題」,近三成是「人際關係問題」。有些「大人」經常掛在口邊:「我哋舊時咪又係咁讀書!邊有話壓力呢樣嘢㗎?!依家啲後生……」我們那個年代讀書其實舒服得多,現時的中小學生功課比我們的年代繁重很多,建議那些經常講舊時的人,不如先了解下現時中小學的課程,再講現時啲後生點點點。

而學業壓力又可來自學校和家庭的雙重壓力,曾認識一個個案:孩子在傳統名校就讀小學,該校以競爭性強聞名,但不是個個脾性都喜歡極度高的競爭氣氛的,結果孩子不堪壓力,出現嚴重的「鬼剃頭」現象,回到學校亦因此被同學嘲笑和欺凌,日日回家就是流眼淚。旁人看見,已提示其家長,或許孩子和學校不太夾,但那家長馬上說:「我們千辛萬苦才把孩子送入這間心儀的學校,怎能前功盡廢轉校?個個都係咁讀㗎啦!又唔見其他小朋友有事?!」完全漠視孩子身體已發出警號和呼救。

有這樣的父母,又身處學業壓力極高的學校,如何能對校園生活和家庭生活感到滿意?這個孩子,是情緒病和自殺的高危一族。而類似這類個案愈來愈多。有些父母,要等到發生事才明白,究竟生命重要還是望子成龍重要?但有些情況已經回不了頭。

下載HKET App,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全方位資訊:

【中小學試題免費下載】 【名校專區升學攻略】

【兒童健康百科】 【職場文化智慧】 【家事百科全書】

撰文 : 利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