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誕由來|為甚麽各地佛誕日總是不同? 佛誕與佛陀有關的故事

休閒消費

發布時間: 2024/05/13 12:24

最後更新: 2024/05/13 23:04

分享:

分享:

香港的佛誕日為每年的農曆四月初八。

【佛誕由來/佛陀/農曆四月初八】過幾天便是佛誕,有不少朋友都會疑惑,為甚麼各地佛誕日總是不同?

古時候,文字並不發達,加上各地曆法不同,因此佛誕日不盡相同。在漢傳佛教普及之地,佛誕日為農曆四月初八;而日本自明治維新後,將農曆改為公曆,因此日本佛誕日現為西曆四月八日;至於南傳佛教所流傳的東南亞等地,曆法轉換後是農曆四月十五;藏傳佛教則將佛誕日定於藏曆(不是農曆)的四月十五。

佛誕日雖然不同,但佛理是相同。佛誕假期前夕,說一個與佛陀有關的健康故事。

佛陀原是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悉達多太子,約2600年前誕生。悉達多太子聰穎又好學,文武兼備。29歲時的某一天,太子離開皇城在外巡遊,因為看見老人、病人、死者的各種苦狀,感到悶悶不樂,同時也為修行者所顯現的超然威儀而感動。在某個月圓之夜,他騎馬離開皇宮,踏上修行之路。

為了尋求解脫之道,悉達多太子四出尋師問道,仍然無法解脫煩惱。於是他便帶領着五比丘進入苦行林,修行各種極端的苦行。苦行了6年,悉達多太子一天只吃一麻一粟,整個人變得瘦骨嶙峋、虛弱不堪。有一天,他拖着虛弱的身體來到河邊,竟因體力不支而昏倒,剛巧一名牧羊女經過,以羊乳粥餵食太子,太子才慢慢恢復過來。恢復體力後,太子意識到苦行並非離苦得樂之道,決定放棄苦行,改為不執着於「有無、苦樂、是非、生滅」的「中道」,後來便得道成佛。

佛陀在兩千年前就告訴世人:健康,就是最大的收穫。只有身體健康,我們的生活才能順利,事業才能順利。在身體上,我們透過不過度放縱飲食、適時休息和適時運動。在精神上,我們不要過於執着;要培養耐性、慈悲心等美德,使我們內心平靜、寬容和免於焦慮。

健康雖然可以得到,但也隨時可能失去。因此,與修行一樣,常記維持中道。

下載HKET App,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全方位資訊:

【中小學試題免費下載】 【名校專區升學攻略】

【兒童健康百科】 【職場文化智慧】 【家事百科全書】

撰文 : 金鈴  護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