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無份︱港婦無名無份與離異男友恩愛數十年 男方離世卻不獲批准出席葬禮

家事百科

發布時間: 2024/05/16 11:45

分享:

分享:

電影《從今以後》劇照

看《從今以後》,未到半場已眼淚直流。這是一齣探討很多人性利害關係的電影,導演楊曜愷拿捏恰到好處,難得的是,電影中兩位主角是同性戀者,但當中內容可令異性戀者也感到被觸動,因為無論同性或異性戀,人生都可能會面對喪偶、利害衝突、家庭角力、人性、傷痛、徬徨等,所以,導演功力優勝在於,電影所呈現的情節和情感,令同性和異性戀觀眾總會找到共鳴和扎心之場景。而楊導演的細緻,處理人性利害關係舉重若輕,沒有大吵大鬧,沒有絕對衰人,只是不同人站在不同位置上,想謀取自己認為應得的最大利益。這是人性,亦是人生和日常,所以好看。

見過豪門爭產的醜態,可以爭到甚麼地步呢?遺產當然爭過你死我活,就連喪禮上的帛金也都爭一餐,《溏心風暴》都要靠邊站。因此,生前立遺囑很重要,是為自己所愛的人盡最應該的責任,是愛的伸延,這種愛,要在自己生前就安排妥當。

同性戀人在此處沒法受婚姻法律保障,真心為對方好的話,不能只靠「默契」和「共識」,要訂立遺囑。其實,在電影場景中,家裏各人因逝者遺留的物業所呈現的盤算,亦可在異性戀人或家人發生。

我認識一對異性戀人,由中年認識共同生活到老年,但沒有婚姻契約,認為一紙契約無甚作用,於是女方無名無份地跟他好幾個十年,後來男方突然中風,在醫院彌留之際,男方與前妻所誕的子女拒絕讓女方見最後一面,葬禮亦不准參加,這是一個對男方和女方的人生遺憾;幾十年的恩愛,在沒有婚姻和遺囑的法律保障下,女方往後在實際上和心靈上所受的苦,我相信如果男方在天上知道的話,會慘不忍睹。

無名份的浪漫,其實一點也不浪漫,當一方死後,留下來的人若在婚姻契約或遺囑訂立中無名無份,那是「愛」不夠,至少未愛到願意為對方的將來負上一份責任,若是這樣的話,其實雙方只是在世時找彼此「過日辰」而已。真正的愛,不會忍心要對方無名無份,應當承擔一份責任。

下載HKET App,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全方位資訊:

【中小學試題免費下載】 【名校專區升學攻略】

【兒童健康百科】 【職場文化智慧】 【家事百科全書】

撰文 : 利嘉敏 攻關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