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財委會通過100億推行新型工業加速計劃 孫東:冀能吸引至少200億投資

政治

撰文: 區綽彥

發布時間: 2024/05/17 16:34

最後更新: 2024/05/18 00:17

分享:

分享:

立法會財委會今日以舉手形式,通過28億3,840萬撥款。(區綽彥攝)

立法會財委會今日(17日)以舉手形式,通過100億及約28億撥款,分別用作推行「新型工業加速計劃」,及成立及營運營運微電子研發院。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表示,不要指望只透過這100億,就能達到2030年製造業佔本地生產總值5%的目標,這只是開始,並希望用了這100億,能吸引外面至少投資200億,在港設廠。

「新型工業加速計劃」是為從事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先進製造與新能源科技的企業,以1(政府):2(公司)的配對形式提供每家企業最多兩億元的資助。 申請企業亦須在港投資不少於兩億元。

創新科技局在文件指,如項目推行時間超過12個月但少於24 個月,政府將在申請企業所提交的進度報告(證明一部分項目階段已經完成)及審計帳目獲政府接納後,發放不多於獲批資助金額 50% 的中期撥款。A4聯盟林素蔚關注,若果項目爛尾,當局如何處理。

創新科技署署長李國彬表示,資助計劃是用回撥機制,希望幫助業界資金流,倘若項目「爛尾」,會視乎「爛尾」原因,但撥款協議一定會保留權利,追回政府給予的錢。

田北辰:當局有否評估過所需器材​受制裁風險​​​​​​

另外,財委會今日通過28億3千萬撥款,成立及營運營運微電子研發院,包括約24億7,800萬元會用以支付微電子研發院建立2條8吋中試線中試線(即商業化前的生產線)的費用。實政圓桌議員田北辰關注,今年正值美國大選,當局有否評估過,在建立的中試線(即商業化前的生產線)中,有否器材或零件,例如光刻機,若被外國打壓,會被外國禁售。

孫東:暫無任何所需設備受制裁

孫東強調,兩條中試線不需要DUV光刻機,而所需設備不在有關國家制裁範疇之內,「從現在看,沒有被卡脖子的地方」,但希望盡快撥款,不要再耽誤。

創新科技局在文件透露,約3億6千萬用作支付微電子研發院及首5年運作所需開支,總部員工薪酬佔1.2億。多位議員關注,微電子研發院的員工招聘及薪酬,勞聯林振昇問及科研人員主要來本地還是海內外,選委界吳傑莊問及行政總裁的薪酬。

李國彬解釋,總部員工的1.2億薪酬,主要用作支付,30個總部人員薪酬,包括領導層和總部支援人員;而170個科研人員,因會每年在創新科技基金申請研發項目,薪酬由項目支付。他表示,微電子研發院的高層領導,用公開形式,全球招聘,用人唯才,類似公營機構行政總裁薪金,但具體要在董事局成立後,由董事局決定。

孫東強調,有信心在新領導層底下,從全世界各地招攬最好人才到香港,因為世界各地有很多從事半導體產業的華人科學家,但是沒有機會。他相信,通過撥款後,創科署會領導籌備工作盡快開始,招聘工作盡快展開。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立即下載︰https://onelink.to/f92q4m

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http://tinyurl.com/3dtnw8f5

記者:區綽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