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教育|教育局獨立公開中小學外評報告 個別官小唱國歌細聲、學生任「國情KOL」

社會

撰文: 梁凱婷

發布時間: 2024/05/17 20:04

最後更新: 20 小時前

分享:

分享:

教育局今年起獨立公開各中小學外評報告,包括點評部分學校的國教表現。(資料圖片)

為強化校本管理及國民教育,教育局配合推行「優化學校發展與問責架構」,今年起獨立公開各中小學外評報告,點評部分學校國教表現,包括公開批評個別官小學生唱國歌時聲綫細弱、未有為國安教育制定具體實行策略;另有官小安排學生做「國情KOL」推廣中國歷史文化。首批10間學校已於網上上載整份報告,有議員稱,報告內容較籠統、大部分為優點,相信公開報告能提升教育質素,而非加劇學校競爭。

據外評報告,教育局公開批評荃灣官立小學「高年級學生唱國歌時聲綫較細弱」,「科目普遍未有就國安教育制定具體的施行策略」,如教學策略及學習評估,有礙落實監察、不利成效檢視,「尚須有系統地規劃和連繫課堂內外的學習」。因此,局方建議學校須加強跨科組協作,在課堂內外互相配合,協助學生從知、情、行學習經歷,「培育自覺維護國家安全的意識和責任感」。

報告亦提到,愛秩序灣官立小學在舉行升旗儀式時,升旗隊「步伐齊整,舉止莊重」、「師生齊唱國歌」;校方亦安排個別學生擔任「國情KOL」,以主播身份協助推廣中國歷史文化、傳統節日等,顯示學生對中華文化和國情等有基本了解,欣賞中國傅統習俗及藝術。報告又指,沙田圍胡素貞博士紀念學校能統籌科組協作、策劃主題學習活動,如「沙胡慶中秋」讓學生參與投壺、欣賞川劇及糖塑等活動,體驗中國傳統風俗,加強國家觀念及民族情感。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在社交網站指,首批外評報告總結章節已上載到網站,相信隨後會有更多學校公開整份報告,讓公眾整全地了解學校表現,又稱總結章節的篇幅長短及改善建議的多寡,會因應校情及學校發展需要而略有不同,呼籲不宜比較。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則指,校本管理賦權亦問責,故學校應向公眾公開外評結果,惟目前僅個別學校已上載整份報告到學校網頁、情況不普遍,故期望局方鼓勵更多學校加入。

被問到公開外評報告會否為學校帶來壓力、加劇競爭,本身是小學校長的立法會教育界議員朱國強認為,報告未有展示全部內容、較為籠統,而且大部分為優點,相信公開報告有助增加透明度、體現問責精神,提升教育質素,而非加劇競爭。他亦稱,評核人員專業、方式成熟,學校無法單靠操練及催谷取得高分,相信報告「不會做假」。

下載HKET App,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全方位資訊:

【中下學試題免費下載】  【名校專區升學攻略】

【食物安全超市大搜查】  【職場智慧求生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