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38歲醫生常疲累患肝癌末期病逝 揭做漏1步 定期抽血檢查都無用

醫生診症室

發布時間: 2024/05/20 12:54

最後更新: 2024/05/26 12:07

分享:

分享:

都市人生活勞碌,有可能在無形之中對肝臟造成嚴重傷害,患上肝臟疾病!台灣有醫療節目分享案例,當地一名醫生多年前在替病人進行超聲波檢查後,順手替自己檢查,結果一照之下發現肝臟竟有10cm腫瘤。雖然該名醫生積極抗癌,但7年後仍不幸病逝。有醫生就在節目現場點出6個症狀,可能代表肝臟出現異常,呼籲民眾一旦出現症狀應儘快求醫。

台灣醫療資訊節目《健康2.0》分享一宗肝癌年輕化的案例,多年前38歲的台大醫院胸腔科醫生廖永祥在替病人進行檢查後,想起自己近期特別容易累,於是順手為自己照超聲波,不料卻在掃過上腹部時發現肝臟竟有一個10cm的腫瘤,接受進一步檢查後確診為肝癌末期。他之後積極抗癌,中間經歷切除2/3的肝臟、復發、手術等,並在病情稍為穩定後重回工作崗位。然而抗癌7年後,廖永祥最終仍不敵病魔,於2006年病逝,終年45歲。

身為節目嘉賓之一的肝膽腸胃科主任吳文傑就指,肝臟是「沉默的器官」,有時即使生病亦不易察覺。他隨即指出,如果平常出現以下6大症狀,便代表肝臟可能出現異常。

1. 皮膚搔癢︰當肝臟無法將毒素代謝出去,肝毒會累積在皮膚,皮膚會變得搔癢、乾燥。

2. 食慾不振︰肝毒會影響腦部神經,對食慾造成影響。

3. 極度疲勞︰腸胃科當中若有極度疲勞的患者求診,約1至2成有肝臟發炎。

4. 茶色尿液︰受膽黃素的毒素累積影響,尿液有可能會變成茶色,同時伴隨眼睛黃。

5. 右上腹腫脹︰當肝臟嚴重發炎,肝臟外面的包膜會腫脹,進而引起疼痛、不舒服。吳文傑補充,但若是輕微發炎,則不會有疼痛感。

6. 噁心、嘔吐︰腦部神經受影響後,除了吃不下,也會出現噁心、嘔吐。 

此外,重症科醫生黃軒表示,肝脂數正常不等於肝沒事,以及沒有肝癌或肝硬化。如在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發作過後,或肝臟已到末期衰竭,肝指數通常不會上升。提醒大眾要及早發現肝癌,檢查時除了驗血看肝功能指數,也要做腹部超音波。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立即下載︰https://onelink.to/f92q4m

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http://tinyurl.com/3dtnw8f5